应对外资入侵 武汉百货企业“以变应变”

   2004-10-22 6640
今年12月11日是中国零售市场对外全面开放的最后期限,面对中国零售市场的大开放,国内零售企业将采取哪些举措应对国际零售巨头的“入侵”?他们将如何在主战场发挥自身优势争夺更多属于自己的“奶酪”?  面对即将到来的我国市场经济与国际经济相融合的新时期,国内零售业将采取哪些举措应对国际零售巨头的“入侵”?他们将如何在主战场发挥自身优势争夺更多属于自己的“奶酪”?   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武汉知名企业武商集团、中商集团、中百集团、汉商集团旗下的各大百货商场和鲁巷广场购物中心的老总们,他们纷纷表示,为应对中国零售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商场早就做好了应对准备,有信心与国外零售巨头在新一轮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  应对外资入侵   近年来,武汉商业零售业实现了由传统百货业向现代百货业的迅速转型。武汉的大型购物中心、量贩超市、仓储超市、平价超市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成为武汉零售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有人说,武汉商业的大发展,市场上的大繁荣,得益于百货店的老一批掌门人,正是有了他们先天的市场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才有了企业眼下的规模优势。   有资料表明,在与外资零售巨头的新一轮较量中,已形成了一批颇具竞争力的武汉本土商企。   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湖北省最大的综合性商业企业,其前身是创建于1959年的武汉商场。1986年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1992年在深圳上市,是全国最早上市的商业企业。1993年至1997年,武商集团连续获得全国商业企业创利“五连冠”,旗下的武汉广场从1996年开业至今,连续7次蝉联中国百货单体年创利润全国第一。在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的最后时刻,该公司零售主业由此迅猛发展,经营业态形成购物中心、量贩超市、家电专业店三类,经营网点遍布武汉乃至整个湖北地区,经营管理水平在国内业界处于领先地位,成为武汉对外开放的主要窗口之一。   中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以主体零售企业中南商业大楼为基础,通过股份制改造组建的多元化商业上市公司,是中国十大商场集团之一,同时也是华中地区最成功的百货连锁企业之一。公司旗下有百货连锁、平价连锁、家电连锁、药房连锁四大零售版块。中商集团创造了一个奇迹:由开业时销售不足7000万元到30亿元,销售额增长了43倍,成为当今中国商业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商业企业之一。   中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中国商业上市公司、中国商业名牌企业。公司前身为解放前中国国货公司武汉分公司(解放后更名为中心百货大楼),始建于1937年,时值抗战爆发,为奋力抵制日货,振兴民族工业,爱国实业界人士发起创立了该公司,解放后成为武汉市第一家大型百货商店。近年来,中百集团大力拓展连锁经营模式,建立了中百百货、中百仓储、中百电器、中百便民超市五大连锁公司,并拓展与超市配套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同时大力培育生物制药产业,逐步形成以百货零售业为基础、生物药业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多元化、多业态、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   汉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个集商业、旅游、外贸于一体,多元化、多业态、现代化的大型商业上市公司,同时也是武汉惟一一家区属商业上市公司。汉商集团旗下有汉阳商场、21世纪购物中心、汉口婚纱摄影城和汉商新武展购物广场四大百货零售店,零售营业面积近20万平方米。   鲁巷广场购物中心。该购物中心位于国家级开发区——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中心地带,是一家服务于社区,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购物中心,经营面积近5万平方米。自2000年12月29日开业以来,该购物中心以“专、精、特”为发展方向,商业规模不断扩大,品牌档次不断提升,整体形象不断优化,企业效率逐年提高。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武汉本土零售业发展神速有目共睹,无论是从业态、人力资源、购物环境,还是从规模上,都已具备了与外资零售巨头们相抗衡的竞争实力。  商家奋起直追   到今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将走过3年过渡期,真正站在面向世界的新起点上。面对新起点,聪明的武汉商人早有了“与狼共舞”的思想准备,决心在市场上争夺属于自己的“奶酪”。   首先,武汉商人意识到外资零售业与本土零售业相比,具有以下几个优势:一是单个门店的经营规模优势;二是连锁经营条件下公司整体的经营规模优势;三是具有先进的经营组织形式和成型化的业态。面对外资零售巨头的优势,武汉人采取了奋起直追的态度,向近在眼前的“洋教头”拜师学艺,观察揣摩不断创新。   那么,在承认我国零售业与外资零售业之间存在差距的同时,武汉人采取了务实的态度,即由传统的单一百货业向现代百货业转型,进行规模化扩张。在经营业态上以百货、超市为主,并不断地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积极向其他业态扩展和创新,保持一种应变的资态,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采访中,武汉百货业的知名人物如鲍翠霞、李鸽珍等老总们还向记者表示,他们在中国零售业对外全面开放的前夕,已做好了的各方面的准备,把企业的营销战略定位于核心竞争力上。   采访结束后,本报记者把武汉市几个知名商家的当家人在经营中各有侧重的理念进行了整理,现摘登几篇,或许能给国内一些正在艰难前行的商场带来有益的启示。  倡导生活时尚 经营以变求新   ● 武商集团世贸广场总经理 鲍翠霞  世贸广场系武商集团麾下的一家大型零售企业,经营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结构为现代化的中庭式跳空造型,采用国际一流的硬件设施设备及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管理方式,是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商业中心。  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世贸广场:倡导生活新时尚”的公众形象,是世贸广场的经营宗旨和不懈的追求,即通过组织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服务创新、环境创新、文化创新,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流的商品、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环境。2003年,世贸广场单体利税达5120万元,销售额达10.08亿元,在武汉市仅次于其“姊妹店”武汉广场,呈“坐二比一”之势,预计今年销售额将突破12亿元。  面对今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市场对外全面开放和近年来多种业态的冲击,世贸广场依靠企业的高起点来争取自己的市场,已做好了应对挑战的思想准备。近年来,企业在主攻百货业的基础上打出“多功能”牌;在主营化妆品、黄金珠宝、日用百货、男女服饰等百货用品的基础上,先后引进了香港大型豪华影院、香港美食城、女子健美中心等多功能服务项目。经营以变求新,不断地塑造特色,使广大消费者在世贸广场得到全新的购物感受。   百货经营凭特色 与狼共舞靠实力   ● 中商集团百货连锁公司总经理 李鸽珍  中国零售业市场对外全面开放前夕,我们感觉到竞争的节奏更快了一些,竞争的格局给我们的压力更大了一些。但是,这不能说明我们本土百货业就会从此退出或消亡。事实上,近年来已经有很多的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了中国市场包括武汉市场,如家乐福、麦德龙、百安居等,同时,中国本土百货业仍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和定位。  经过几年的热身和练兵,我们中商集团百货连锁公司实现了武汉业界多个第一:第一个正规百货连锁企业;第一个实现百货业跨地区连锁(1996年挺进江汉平原,开拓沙市市场);第一个实现百货业跨省连锁(2003年在河南信阳及湖南岳阳开店);第一个成功建立百货业态涵盖顶、高、中、低档的超级核心商圈;第一个成功启用职业经理人制,向社会公开聘用职业经理人;第一个实现供应商联盟战略并公开十大服务承诺;第一个全国十佳文明示范店;第一个实现现代百货经营模式。时下,中商百货连锁公司已经在3省8个地区开了10家门店。在武昌,我们有中南商业大楼、中商广场、世纪中商百货及年底即将开业的“销品茂”。  通过连锁,公司实力大增。可以说,从市场份额和地区效应看,我们占据了部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制高点。外资要进来,不可能一下子开很多店,即便进来了,一些好的地段已被我们占领了。  竞争的主题是“亲近大众”   ● 中百集团百货连锁公司总经理 王 辉  中百集团百货连锁公司下辖中心百货、青山百货、江夏百货和车站路百货4家百货店。近年来,在买方市场、新兴业态的冲击下,百货零售业所面临的严酷现实不言而喻。我认为,百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越是要求企业不断地创新。创新是当前商业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亲近大众”将是今后高水平市场竞争的主题。  “亲近大众”不是简单地指某类服务方式和态度,而是从经营战略高度去认识,它指的是营造一种具有亲切感、亲和力与吸引力的商业文化氛围和经营理念,强调以人为本。虽然买方市场的形成使价格竞争不可避免,但非价格竞争因素也不容忽视,否则商业竞争就是不完整的。我们“中百人”提出的“亲近大众”的理念也正是由此而形成的。  “亲近大众”的思路还可从最朴素的观念去理解,即从“大众需要什么”这一消费者的立场去寻找对策,在产品品种、质量、价格、陈列、导购、服务等方面,千方百计为顾客奉献出实惠、便利、真诚、亲切和周到的服务。与此同时,中百百货公司在“与狼共舞”的过程中,也要尽早缩短与国际零售业的差距。  竞争由“战术”转向“战略”   ● 汉商集团汉阳商场总经理 黄守长  12月11日对中国本土零售商企来说是一个生死大限,将迎来外资零售巨头进入中国市场的新时期,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事实上,国际上一些知名的零售巨头如家乐福、麦德龙等提早几年就进入了武汉市场,与本土零售业展开了近身“肉搏”。  从长远发展的观点来说,外资进来应该是一件好事,它提升了武汉经济与世界接轨的速度,促进了武汉市场的更加繁荣。目前,大型购物中心武汉有,大众流行的百货店武汉也有,武汉的超市、仓储等多业态蓬勃发展,并且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不过,在竞争中也淘汰了一些准备不足、创新力度不够的商家,如当年红极一时的武汉三镇七城区的7个区属百货商店,人称“七朵金花”。经过重组、分化,如今仅剩汉商一家独存。可以说:经过初级的较量,武汉本土零售业大多在竞争中提升了自己的实力,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特色。   为适应中国零售市场的全面开放,我们汉阳商场今年元月开始改造,并进行了新的定位和调整,到4月28日我们以全新的面貌在武汉登场。改造后的汉阳商场确立了“紧追消费潮流,集聚新品名品,中档定位,低价消费,穿戴为主,百货为辅”的经营方针,将经营目标定位为大众流行百货店。  面对广大工薪阶层,商场主营穿戴类及配套商品,价格定位在100~400元之间的大众消费上,中档商品价格在400~800元之间,高档商品有1000~4000元的国际知名品牌“巴布伦”、“路易威登”等。同时,家电、自行车、小五金等百货用品逐步退出了商场。与去年同期相比,改造后的汉阳商场销售额增长了20%,利润增长25%。  与此同时,汉商集团在对百货业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努力拓展其他产业,制定了“两主一辅”的发展战略,即以百货业、会展业为主,旅游业为辅。企业办展览,汉商集团系全国第一家,旗下武汉国际会展中心自今年3月自主经营以来,上半年纯利润1800万元,预计今年纯利在3600~3800万元。在与外资零售巨头的新一轮较量中,汉商将会有新的作为。  增强应对能力 适应百姓需求   ● 鲁巷广场购物中心总经理 吴建社   中国零售市场全面开放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外资零售企业资本实力强,经营管理水平先进,它们进入中国市场是深谋远虑、有备而来。应该说,外资零售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并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去适应市场大环境。对此,我们鲁巷广场购物中心主要依靠优势明显的地段区域,调整自己的营效方式,积极应对外来竞争。  经过对商圈市场的周密调查,我们发现周边的商圈倒闭企业多,下岗工人多,购买力有限;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作的高薪阶层和周边新近富裕起来的农民,由于受消费心理影响,多往汉口购物,呈现出“一江春水向西流”的态势。因此,我们将消费群体牢牢锁定为周边高校师生,并根据其消费行为、消费心理等因素进行市场定位,从组织进货到店堂装修、布局,投其所好,牢牢吸引消费者。时下的高校师生注重健康、环保、营养;服装注重款式、风格、质地、面料等。根据这一特点,鲁巷广场购物中心还新增了7000平方米的超市卖场,主打“生鲜”牌,并开设了多个学生“特卖场”、“特价区”;服装以休闲、运动类为主;家电则以健康、环保型为主。我认为,适应老百姓的需求才是最朴实的经营理念。 (消息来源:中国商报 姚双龙 记者龙家泽)
标签: 武汉百货业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664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