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L促进城市建设规模转型 拉开商业重组新局面

   2003-02-16 3800
据媒体报道,市商委的《北京“十五”商业发展规划》提出,北京将鼓励投资商或大型商业集团围绕公路一环,在京城的西北、东南、东北和西南,兴建4家建筑面积在20万平方米的超大型购物中心,即俗称的“大MALL”。

  《中国商贸》月刊也曾推出“中外资本博弈MALL市场”大型专题,披露北京几大集团企业要在公路一环建4个“大MALL”的梗概。首当其冲的,是“春天”和“大地”的“两个北京MALL”,也就是尹铁铮的“春天公司”引来了美国开发商CZ公司;其他两个,则是西单商场集团、王府井百货集团的大Mall。

  一时间,“大MALL”成了业界、学界的“热说”话题,自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北京的“大商厦热”刚刚过去没有多久,这次会不会又出个“大MALL热”?

  曾经的“大商厦热”是政府行为主导,甚至是主操持;但这次却是商业资本的一个大“演出”。有人说,随着中国的“入世”,资本越来越具想像力,中外资本对中国零售市场的争夺更加激烈零售业新的“圈地运动”开始了!

  对应于业界的投资热情,迥然不同的,倒是政府行为上的“慎重”。

  据市商委规划管理方面的官员称,北京商业发展十五规划中,确有政府鼓励中外投资商或大型商业集团投资建设大型购物中心的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4个大MALL一定要在最近几年内同时建成。

  而人们关注的是一连串的问题:

  什么是“超大型购物中心”,什么是“大MALL”?它在购物中心的分类中,是属于“社区型”、“全能型”、“地区型”的还是“超地区型”的?

  北京为什么在“十五”期间发展4个,而不是2个或8个大MALL?而且,为什么这4个大MALL都与东西南北的正方向偏离45°?

  是什么引得大MALL走进中国市场?大MALL的出现,带给中国商业总体发展又将是怎样的影响?

  中国的大MALL该怎样借鉴国外,又适应国情市情,走出一条有个性特色的路?……

  从比较一致的认识看,所谓MALL,是大社区之间、城际之间的一种商业、休闲及娱乐业的混合形态。它是汽车时代的产物,是“车轮上的商业”。

  据有关统计,北京百户家庭已拥有11辆汽车,迈过了国际上百户10辆汽车的起步临界点,换言之,北京将进入汽车消费的“膨胀期”(也有人称为“爆发期”)。这在日本和韩国都曾出现过。更有人预报:2009年将是中国汽车的普及元年。我国将在2009年达到千人拥有乘用车22辆左右,同时,奥运会的举办,还将带来一个持续的旅游增长高峰,各种用车都将大幅增长和更新。

  面对“汽车时代”的日益迫近,北京城市发展的“摊大饼”格局,非尽快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扭转不可了。转变向分散组团势所必至、理所当然。因此,重视北京的卫星城建设,特别重视“大北京”城市带或城市圈的发展,更是北京发展的大势所趋、理所当然。

  2001年夏,北京四环路的开通,就使人们看到:它所带来的改变,不仅是交通,还有环境、城区布局和区域的概念。北京城要在四环给“大饼”画句号了。同样是今夏,那个多年来绵延不断的“大北京”话题的重提,就更给北京城市的“规模模式”,展示出一个“带状”、“环形”发展的宽广图像。

  从“城”与“市”的关系返观商业发展,一是当特别重视城市发展的趋向,去抓住商业发展的机遇;一是应以商业发展的前瞻性、拉动性,影响、促进城市建设的规模转型。对于大MALL这种有大影响力和拉动力的商业巨市,更当如此。

  入世了,从今后三五年的变化看,是否我们还可以说,今天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中大MALL的出现,正带来人们对MALL的内涵外延、规模结构及经营管理等一揽子问题的全息认识与钻研,并由此及于城区、城郊结合部、郊县及城际之间商业的网架布局与资本运营。从这样的角度看,大MALL正拉开了我国城市商业,乃至中国商业一个大的重组、重构的新局面。

  商业的事,亦如学诗,很多时候是“功夫在诗外”。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380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