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发生火灾
看到一个穿反光背心的人
请跟着他走
5月14日下午5点多,咖啡馆里的客人多了起来。领班陈新平,突然听到对讲机喊话:厨房起火了!
紧要关头,他拿起扩音器,要大家快跑。
5分钟不到,50多个客人全部疏散,而此时厨房的火焰已钻出油烟管道,浓烟蔓延到了用餐区。
其实,陈新平还有一个身份安全避险引导员。
昨天,温州消防支队透露,苍南首开国内先河,在公众聚集场所设置引导员。今年9月底之前,这一做法将在温州全面推广。
火灾最佳逃生时间:两分钟
2007年12月,温州温富大厦发生22人死亡的火灾。事后,用计算机模拟火灾场景,做了个试验,在131.4秒后,烟气就充满了1000多平方米的房间。
这表明,最佳逃生时机,是在火灾发生后的两分钟内。
苍南消防大队教导员唐建国说,从以往的火灾事故教训看,公众聚集场所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惨剧,除人员相对集中外,还有个重要原因是相当数量的人,看到烟气及火光出现后便惊慌失措,找不到疏散通道。
引导员的设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官方视线的。
上班时要穿上反光背心
今后,温州所有的宾馆、商场、舞厅、影剧院、迪吧、KTV、桑拿浴所、按摩休闲场所等,必须设置引导员300㎡以下的场所,至少需2个引导员,300㎡以上的,每个楼层的安全出口都得配备引导员。
一旦发生火灾,引导员要积极引导场所内的人安全逃生。
在上班时,引导员都会穿一件贴有反光标志、印有紧急情况跟我走等字样的背心这件背心具有阻燃功能,火星掉到上面,一般20秒内不会起火。他们还会随身配备手电筒、扩音器、逃生面具等装备。
什么样的人能做引导员
温州消防支队防火处工程师叶洲说,谁来做引导员,是由每个场所自己决定,但这个人必须具备一些硬性条件。
比如,他(她)必须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50周岁以下,身体要健康,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要熟悉所在场所的固定消防设施设置和内部平面布局等基本情况。
上岗前,他们还要通过消防部门的培训,学会在火灾中怎么救人:在充满浓烟的房间里,查找救护对象,穿过火区时,要先把被救人员的头部包好。
国内外还有这样一些引导方式
1.多媒体
如果没有引导员,逃生者往往是利用紧急指示灯、路标等来逃离火灾现场的。
有报道说,南京曾在这方面,尝试过突破用多媒体系统来引导人员火场逃生。
他们把数字电视和触摸屏等装置,安装在各楼层的主要通道、电梯口。一旦发生火警,这些装置都会显示出楼层分布示意图、逃生路线及消防器材摆放点,指引被困人员及时脱离险境。
用这样的方式明示安全出口,比一般的示意图更直观、效果更好,特别是像商场这样的场所,促销广告常常会遮挡安全通道标识。
2.脉冲信号
英国LEED大学的一项试验,或许能说明仅依靠视觉疏散并不完美。
试验是在一所废弃的学校里进行的,学校内部的通道非常复杂。当学校被人造烟充满后,每一个被测验的人员(包括视力良好的和视力不好的人,还有儿童)被带到里面,所有的声响定位装置开始运作。
结果表明,定位装置能指引人们视线以外的出口位置,给那些视力不好的人们带了极大方便。因为提供这样的方向信息,人们可以不需要环境经验,从而可杜绝引导疏散可能产生的错误,减少了至少2/3的疏散时间。
这一试验也传递了依靠人们的本能去寻找最近的出口是最有效的新思想。
(人民网 记者 叶建良 通讯员 窦怀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