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卖场进场费之变意在效率为先

   2009-09-09 4170
在超市、商场、电器大卖场,供货商要想进场,就得交钱,要想占领优势地段,更得付出高额代价,长期以来这似乎已经成为零售业的潜规则。但是,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进场费在最近受到了来自规则制定者自身的挑战。

  近日,国美电器济南齐鲁国际大厦店尝试取消进场费,改为以国美自身销售人员为主的经营模式,并计划对50家旗舰店实行新模式的改造升级,让这次尝试带有了改革的意味。这一被业内人士称为阳光政策行动的探索,能否颠覆家电连锁卖场传统的销售模式?

  家电卖场

  取消圈地 提升单店产出

  国美中期业绩报告显示,2009年上半年,国美从供应商处收取的进场费等各种费用13.64亿元,与去年相比有所减少。国美的新策略是,用提升单店产出及供应商在新门店模式上投入产出比能达到最大化,取代跑马圈地,取消进场费正是这种转型的具体表现。事实上,摒弃频繁开店和取消进场费对于家电连锁商而言,可能意味着每年数十亿的利润流失,不过,在2009年,这成为家电连锁商们的集体选择。除了国美电器,国美旗下的大中电器表示,将在转型上与自己的同盟者保持一致步调。最强有力的竞争者苏宁电器则表示,以提升效率为前提的门店改革早已开始。

  观点

  取消进场费不影响利润

  国美电器副总裁 何阳青

  对门店进行新模式的改造,是经历三年的潜心研究。我们最终要靠经营来盈利,而不是收取其他费用。进场费的存在导致很多厂家明明30平方米就够用,为了展示形象要占用40平方米空间。今后,国美通过统一装修,统一布置,形成区域化展台,既方便消费者购买又能节省空间吸引更多品牌入驻,会提高效率,增加利润,这块利润的增加不但能弥补进场费的损失还能大大提升单店的利润,对商家来说有利于他们的成本核算,可以说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

  家电专家 刘步尘

  在超市、百货以及家电连锁业态都存在进场费的问题。家电卖场尝试取消进场费有利于理顺厂商关系。通过规范、透明的交易模式,取消合同外收费,将合理费用由合同外纳入合同内,可以使厂商双方经营财务更加透明,使每一个营销数据都可以科学客观表现出来,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供应商在这样的销售平台上投入产出比将被放大,将会有更多资源投向新改造升级的门店,这部分资源将直接以让利的方式传递给消费者。

  供应商

  观望中继续博弈

  与零售卖场的积极态度不同,大部分供应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家电卖场的示好并不过于兴奋,我们还在观察是记者得到最多的回答。早在2006年 11月15日,商务部、发改委和工商总局等五部委就联合发布《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禁止零售商收取进场费。

  不过,上架费、促销费、店庆费等变换名目的进场费依然存在。这一次,尽管国美一再解释不会将进场费改头换面变为其他费用,供应商们对于能在厂商博弈中真正占到上风似乎还缺乏信心。

  观点

  担心进场费由暗转明

  某家电企业负责人

  进场费在不同的门店收费不同,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且很多是每年收一次。名义上的消失还不能说明问题,进场费可能成为选位费、 场地支持费、场地使用费等不同变种。我们也担心取消进场费,只不过是把进场费从暗收转向了明收,写进合同里。

  平等协商达成三赢

  厦华电子相关负责人

  我们欢迎国美的尝试,但目前与国美年底到期的合同还没有做修改,具体操作有待明确。我们与国外渠道商合作,都采取买断的形式,不存在进场费的问题,这样做可以减少运营风险,但是国内家电市场一些模式还不能完全套用,我们希望平等协商,在合同里达成一致。只要双方认可就是合理费用。这样才能实现厂家、商家和消费者的三赢。

  展望

  需要与厂商长时间磨合

  取消进场费和选位费,是一种先进和回归商业本质的变革,在微利时代,只有这样厂商双方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如果取消进场费能够切实执行,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厂商都急于寻求市场效率。

  事实上,拒绝进场费在国际家电零售领域不乏先例,百思买在北美市场一直以与供应商建立竞合关系著称,百思买相关人士表示,其在包括中国地区在内的门店,均没有向供应商收进场费。但是,中国家电市场的厂商合作模式变革也许还需要厂商长时间的磨合。

  观点

  取消进场费将成趋势

  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 罗清启

  进场费在中国家电连锁商门店扩张时期表现抢眼,那时开店有风险,需要和厂家平摊。现在扩张期已经结束,厂商要考虑优化效益,没有进场费的束缚可以推动卖场布局由固化陈列到灵活化陈列。由于不受费用的限制,卖场就能够按照消费者的需求陈列产品,打破过去因选位费导致优秀产品不能排到优先位置的 潜规则,取消进场费也将成为趋势。

  目前,厂家对于国美等零售商取消进场费的尝试将信将疑,与目前试点的范围有限有关,作为正式的厂商政策,厂家还无法做出评估,而这样的探索可能还要持续很长时间。晨报记者 刘映花

  记者观察

  零售商们的集体反思

  2006年,进场费第一次被四家连锁巨头们摆上了台面。一个论坛上,原国美电器总裁黄光裕、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原永乐电器董事长陈晓、原大中电器总裁张大中坚定而默契的提出进场费是卖场合理利润的一部分,让制造商们的抱怨偃旗息鼓。

  三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巨头们不少都改变了身份,零售业的行规似乎也开始在集体反思中动摇。事实上,进场费不乏经济上的合理性。在供过于求,渠道为王的时代,供货商为了实现其商品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目的,必须借助这些通道资源。供货商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为对渠道资源的竞争。

  经历了几年快速扩张,追求规模的发展后,零售商们开始面临竞争白热化,门店过剩的挑战,厂商博弈的天平开始重置:进场费的收益,已经不能够弥补新开网点的成本,家电大连锁利益要最大化,就必须想办法重新调整各方关系;而近期的一些二线家电品牌出走,网上卖场的兴起也给零售商们敲响了警钟。

  一个不太乐观的境况是,中国家电业的行业利润率只有3%,彩电业的利润更是只有1%左右。如何分食这越来越有限的蛋糕?从规模主导转变为效率为先,从利益争夺者到利益捆绑者,显然是家电零售商们眼下最现实的选择。
  (北京晨报 刘映花)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417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