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集团:万家门店计划意欲何为?

   2009-10-30 7810

不管郭台铭是否在夸口,他的野心终归显得十分可怕。

2009年9月14日,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宣布进军国内3C及家电连锁卖场,明确表示未来3年内斥资百亿元新台币开出1万家连锁店,并将该计划命名为万马奔腾。鸿海集团还就如何快速开出1万家门店设计了两条并行的道路:一是利用旗下子公司广宇投资的3C渠道赛博数码进行扩张;二是与国际自助式批发业务巨头麦德龙合作,共同出资开设卖场。

对于郭台铭的最新计划,诸多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一旦鸿海计划付诸实施,最先受到冲击的将是国美、苏宁。多年以来,美苏为了抢国内渠道之王的身份已是水火不容,再增加一个搅局者,市场烽火必将更加炽热。但让业界倍感困惑的是,郭台铭一直不遗余力地在代工市场开疆拓土,他为何要涉入国内渠道这滩浑水?他又将以何取胜?

一拍即合

鸿海集团与麦德龙的合作是各取所需。一位了解二者合作内情的人士日前如是告诉记者。

麦德龙是全球最大的现购自运制商业集团,于1995年与中国锦江集团合作建立了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并于次年在上海普陀区开出了首家门店。虽然该门店在开业的前两个月就创下了1亿元的销售业绩,但这家外资巨头在华的发展步子却非常迟缓。2003年,已经开出了18家门店的麦德龙掷下豪言,要在5年内再开40家卖场。然而,在接下来的5年间,它只开出了20家门店,仅是计划的50%!截至今年8月,麦德龙仅在国内开有38家门店,同期的沃尔玛、家乐福和百思买则分别拥有146家、138家和168家门店,且三者的销售能力并不比麦德龙差。与此同时,本土的大型3C卖场国美、苏宁也持续壮大,尽管麦德龙也有自己的3C产品零售,但在美、苏两家卖场面前,只是小巫见大巫。

2009年3月25日,麦德龙发布了2008年财报,他们在中国市场录得10.52亿欧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5%,远远高出全球4.6%的平均增幅,这让麦德龙在强化中国市场影响力上信心满满,也更为迫切。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埃克哈德科德斯表示:作为麦德龙集团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中国应该在美化公司整体财报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是,如何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市场扩张?由于中国商务部及地方相关机构的审批周期太长,纯外资很难快速进入国内零售市场,与熟悉中国市场,且进入不受太多制约的企业合作成了最佳途径。对此早有研究的麦德龙高层很快就找到了早已有意进军国内渠道圈的鸿海。双方于今年3月以惊人的办事效率,签署了一份关于建立一家合资企业的意向性协议。

关于这次合作,鸿海似乎有更高的热情。知情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早在数年前,鸿海制定的6C战略中就包括渠道建设的规划,后来不知何故被搁置下来,直到在2008年底的一次内部高层会议上,郭台铭才再次明确指出2009年将不遗余力地抢占国内IT渠道和家电连锁卖场。而在3月份与麦德龙签署合作协议后,掩饰不住喜悦之情的郭台铭表示,此合作将彻底改变中国的零售格局,也使公司为客户提供直达终端的完整服务成为可能。

据了解,鸿海目前只通过旗下子公司广宇转投的赛博数码插手国内零售渠道,且赛博数码已是国内主要3C产品零售卖场之一。但鸿海发言人丁祈安解释说,赛博数码只从事物业租赁,并未参与渠道经营。与麦德龙合作后,双方将借助赛博数码加快市场拓展步伐。

8月31日,鸿海董事会决定加大3C零售渠道建设,投入1000万美元参与建立上海安心购商贸公司。此后,赛博数码重庆西区总部获准扩大市场辐射范围以重庆为中心,快速布子昆明、贵阳、成都和兰州4个城市。

上海安心购商贸公司是鸿海与麦德龙合资公司的暂定名字。赛博数码总部CEO朱家义介绍说,双方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开出首家店面,届时,赛博数码将与麦德龙旗下的家电卖场梅地亚(MediaMarkt)并驾齐驱。一些长期与鸿海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家电生产企业也已经收到前者调整手机、液晶电视、多媒体一体机和电脑等产品产能的暗示,为未来的卖场供货。

有意转型

对鸿海而言,进入渠道圈还有更深层的意义转型。

财报显示,2009年上半年,鸿海集团营收达8121.02亿新台币,净利为284亿新台币,但鸿海的孙辈公司富士康国际(系富士康集团子公司)却亏损了1870万美元,这也是富士康集团创业35年来遭遇的最大一次打击。

郭台铭开始坐立不安,他在不久前召开的一次内部会议上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作用下,富士康不能再走100%外销的路子,而应将外销制造业向内销科技服务业转型。

在郭台铭的授意下,富士康集团最近成立了一个被称为天马行步的科技整合服务事业部,该部门负责人正是目前被传言未来最有可能接管郭台铭权杖的蒋浩良。据富士康集团内部一位不愿具名的员工透露,天马行步事业部将主要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工作,而之所以被称为天马行步,寓意就在于天马行空,步步为营。它所研发的产品,就是为了在内销战略下打造富士康的自主品牌。

在此情形下,敷设国内渠道已经成为鸿海转型的关键一步。除了近期被传出正与阿里巴巴就如何在互联上实现硬件产品、软件和检测等各种科技服务的销售进行沟通,提倡内部创业开拓市场外,郭台铭开始了实体店的布局。

8月4日,突然造访重庆的郭台铭在与重庆市政府签署了2000万台笔记本代工厂的项目后,还亲临重庆解放碑、观音桥、石桥铺三大商业区进行考察。按照赛博数码西区总部企划主管何学勇的介绍,富士康已在重庆开设了6家赛博数码广场,累计投资10亿元左右,郭此行正是为赛博数码物色新的门店位置。接下来的9月1日,业界爆料富士康与索尼签订协议,它将收购索尼美国加州工厂90%的股权(包括3000名工人)和该厂墨西哥液晶电视组装厂的部分生产设备。

富士康正努力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计划将产品摆上未来万家门店的货架。一位从事代工行业的人士指出,一旦实现产销一体,富士康将会进一步压低产品价格。他还认为,在外销模式下,富士康接单代工的产品在其厂内贴牌,再交给各品牌总代,总代再运到各经销商处。在国内,接近80%的3C产品品牌都由富士康代工,如果其生产后直接在自己数以万计的卖场中销售,一般能降低商10%-20%的成本,形成更大的利润空间。

备受质疑

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认为,鸿海进军渠道是一个有远见的决策,因为代工企业唯一控制不了的就是品牌跟渠道,一旦出现新的代工企业抢夺品牌份额,代工市场就会出现问题,而有了庞大的渠道就可以强化鸿海在品牌商面前的优势,加固它对市场的控制。眼下,国美开始收缩门店战线,其今年上半年虽然开出了30家新店,但总店数却减少了80家左右。苏宁则忙于拓展海外市场,这为鸿海挤入国内渠道市场创造了宝贵的时机。

但问题是,当国美和苏宁都在为提升单店利润率大费周章之时,国内渠道是否还有鸿海的立足之地?

有声音认为,国内通讯、数码和IT产品还比较分散的销售业态正面临重新整合,国美、苏宁等卖场虽然也在不断并购其他同行,但都还没有能力胜任此重任。这意味着国内仍有充分的市场空间给刚刚杀入的鸿海发挥。但另一种观点则指出,目前国内家电卖场版图基本被国美和苏宁瓜分,国美在数十年的发展后才有1300家门店,苏宁有847家。郭台铭想3年内开出万家店面,从现在开始算,平均每月至少要有277家新店开张,这简直不可思议!

仅靠自建门店和与麦德龙的合作是很难实现目标的,关于这一点,郭台铭并不糊涂。持第二种观点的人士向本刊记者指出,郭台铭已经扬言不排除以并购或控股的方式实现万店计划。若真如此,他最佳的目标可以是国美和苏宁已经和正在关闭的门店,但又不难断定,这种交易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或许他可以转换一下思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网络渠道上。由于鸿海代工的3C产品品牌众多,且数量庞大,它完全可以以连淘宝都无法与之抗争的价格进行销售。

目前,鸿海方面并未对以上建议作出置评,而国美、苏宁等也并未因为郭台铭的新计划而显得紧张,反倒表现得出奇的平静。但一位接近这两大渠道巨头的人士透露,美苏之所以态度如此淡漠,主要是因为它们均判定郭台铭是在故作姿态,从而为其工厂赢取更多的代工订单。
  (来源:IT时代周刊 作者:李默风)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781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