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商业联合会与北京商报社联合主办的2009年度北京商业高峰论坛昨日在新世纪日航饭店举行。政府官员、商业专家及200余位北京商业界精英共聚一堂,就2010北京:定位世界城市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核心议题展开研讨。
2009年,北京商业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5000亿元的重大跨越,成功践行了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的方针,北京商业的更高目标也随之明确。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日前明确提出,要把北京建设成一座世界城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则将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作为树立大消费理念,着力扩大消费的核心工作做出部署。
市商务委副主任李薇薇昨日在会上向到场嘉宾介绍并分析了2009年北京商业的整体发展状况。论坛主办方之一北京市商业联合会会长李顺利表示,一年一度的北京商业高峰论坛有利于促进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交流,让企业的发展在全市商业的宏观趋势下更有的放矢,从而为整体提升北京商业品牌价值和服务水平做出贡献。
未来北京要成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究竟需要由哪些方面构成?从目前北京商业发展的现状看,政府部门、商业企业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黄国雄教授、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副院长王成荣教授和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教授分别围绕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发表演讲,300余位商业企业高管则就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中的商业企业作为展开热烈研讨和交流。
本次论坛为政府主管部门、商业企业高层与专家学者搭建起一个学习、沟通、交流、互动的平台。与会企业家表示,通过2009年度北京商业高峰论坛,理清了企业明年发展的定位和方向,对品牌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李薇薇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
努力打造北京商业发展新格局
北京市商务委副主任李薇薇向与会专家、商业企业负责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北京市商业目前发展的现状:
首先,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北京商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北京社会和经济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市的商业按照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的方向,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
第一,规模不断扩大。首先流通规模持续增长。北京作为北方流通中心城市,商品供销总额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在全国城市中多年处于前列。2008年全市商品购进额达到2.38万亿元,同比增长24.1%。其中从市外和境外购进的占72%,比上年度提高6个百分点,商品销售额达到2.44万亿元,同比增长25.1%。
第二,销售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2006年、2008年实现了三级跳,预计今年全年可突破5200亿元;另一方面,结构日益优化,首先经营业态进一步优化,以零售业为例,各种百货超市等业态基本普及,以品牌特色为主的专卖店蓬勃发展,适应了目前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今年《福布斯》杂志把北京列为2009年全世界第十五大购物之都,在世界最受欢迎的十大美食之城中,北京位列第八,这是对北京的认可。其次,近几年来以住和行为代表的相关商品消费日益成为拉动消费的商品类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截至11月底,全市汽车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达到102.5万辆,其中新车增长了近40%;再次,外来消费持续扩大。2008年北京接待国内游客1.4亿人次,成为本市消费市场的重要途径。2008年每位外来游客平均消费的1970元中,餐饮占28.8%,对北京的消费贡献非常突出,而北京的电子、文化用品和一些品牌商品都很受旅游者欢迎。
第三,整体行业水平迅速提升。一方面,连锁经营的实体网络覆盖城乡,经过近5年多的建设,全市10个远郊区县中,连锁便利店覆盖了郊区所有的乡镇和千人以上的大村,为郊区300万农民送上了安全放心的日用品。第二方面是电子商务虚拟网络飞速发展,北京电子商务网站达到8.4万个,今年本市限额以上的网上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成倍增长。在3C产品、图书、服装等B2C的领域,初步形成了行业领军的地位。第三方面,特色经营的格局初步形成,经过近年来大力加强特色商业体系的建设,京城的老字号、特色商业街区、特色餐饮等充分得到发展,成为北京商业一个独特的组成部分,也成为吸引外来消费的一个亮点。到目前为止,全市形成了10个特色街区和15个区域性特色商业街,其中老字号发展作为北京非常重要的一个亮点。特别在今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全市20多家有代表性的老字号企业,销售利润税收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同时,许多老字号企业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新开门店,其新开的门店一半都在外省市,对外开拓步伐加快。
第四,对外开放日益加强,从1992年北京设立第一家外资商业企业以来,目前北京已经有2500家。今年以来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引进大批国际知名品牌来京发展,1-10月份批准334家,新增营业面积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8%;跨国零售企业纷纷增设分店,如沃尔马、家乐福、华堂等纷纷增资;同时加快北京设立全国批发代理趋势明显。以上是北京目前商业发展的情况。
李薇薇随后又介绍了商业对首都城市发展贡献的日益凸显,具体体现在五方面:
第一,商业始终处于首都发展的支柱产业地位,从2008年的数据来看,全市经济总量的1/10、税收的1/5都来自商业服务业。商业创造的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占GDP比例达到10.1%。
第二,商业是促进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从北京情况看,自1985年开始,投资曾经长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1994年投资最高超过消费率15个百分点。进入新世纪后,这一现象有了根本转变,2006年北京的消费率首次超过投资率3个百分点,2008年消费率超过投资率16个百分点,消费日益成为首都发展的主拉动力。
第三,商业是保证城市安全应急的基础行业。城市与市场密不可分,商业历来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对北京这样的特大型消费城市而言,生活必需品的流通事关城市的安全,特别是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作用明显。从2003年的非典开始,我们就开始建立整套的生产必需品的快速反应系统,能够在关键时刻堵得住、调得出、用得上。
第四,商业是展示城市繁荣的重要窗口。北京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北京商业在发展中充分体现了城市特点,成为重要展示窗口。特别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老字号、特色商业街都成为了国内外宾客了解北京、认识北京的重要窗口。一大批老字号进入了奥运村和许多重要接待场所,向世人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特色市场都成为国内外宾客的首选地。当时罗格夫人曾8次光顾秀水。
第五,商业是落实强农惠民政策的重要载体和通道。改革开放以来,商业日益形成一个体系化的流通渠道。这个渠道近几年来成为政府政策落实的重要载体和通道,很多商业企业还做了许多具有社会效应的工作,承担了应尽的社会责任。商业流通渠道也是社会民众工作的重要载体和通道,2008年年初的冰雪灾害之后,我们通过大型连锁超市集中向首都市民推荐江西的爱心城,四川发生地震后,我们对口支援什邡市,什邡的许多农副产品也进入北京销售,这些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北京与世界的距离进一步缩小,强化了北京连接国际国内的枢纽地位。今后,我们要继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中央的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指示,从进一步提高商业发展的内涵上下工夫,围绕打造国际商贸中心这个主题,进一步转变商业发展的方式,积极构建流通交易更加高效便利、商贸服务更加完备发达、国内外影响力更加强大的商业服务体系,努力打造繁荣便利、放心、特色的商业发展新格局。
李顺利 北京市商业联合会会长
选准定位、谋划举措、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的商业服务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北京成功地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今年的北京商业服务业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变危机为机遇,扩大内需活跃市场。
2009年即将过去,我们经历了太多不容易。2010年即将到来,我们将面临新的机遇。谋求更好、更多、更快的发展。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在本月月初的工作会议上已经提出一个新的明确目标,北京要建设成为世界城市,相应地在商业服务业方面,北京应该实现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功能。
这一目标应该如何实现?我们的发展现状是什么?我们距离国际商贸中心城市还有哪些差距?北京的发展,北京的潜力、优势和特色是什么?我们的商业结构、商品结构、区域结构,还有哪些需要调整?还有哪些发展方式需要完善和转变?最终我们要通过什么渠道、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早日将北京打造成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成为真正的世界城市?
以上都是我们大家共同关心和共同关注的问题,更是需要我们大家选准定位、谋划举措、科学发展的大问题。这正是我们今天举办这个论坛的最根本的初衷。
邱成军 北京商报社社长总编辑
商贸之都是商业媒体的重要命题
2009年对于北京商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充满奇迹的一年。2009年,北京商业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5000亿的历史突破,增长率高达15%,市场规模蝉联全国之首,成功践行了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的方针,成绩斐然。
本次的论坛主题是2010北京:定位世界城市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城市,这无论对于我们这个城市,还是对于在座的商业精英们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命题,意味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新的跨越铸就新的高度,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城市必须考虑到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决策定位,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首都北京也应明确新的奋斗方向。目前这个方向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刘淇书记指出要把北京建设成为一个世界城市,郭金龙市长指出将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作为多项工作围绕的核心,我想世界城市概念的提出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明确北京作为一个超大型城市的整体发展方向,而世界城市的重要特征就是在商业贸易等领域具有国际的控制力。换句话说,商贸之都是世界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相当长时间里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将是各位领导、商界领袖以及专家学者,也包括北京商报这样的商业媒体今后的重要命题。
眉州东坡酒楼总经理 梁棣
借助良好商业氛围,加速连锁品牌扩张
记得眉州东坡亚运村店第一天开业的时候,北京的四环路通车了;石景山店开业的时候,是五环路开通的第一天我确实感受到了北京的商业氛围。另外,眉州东坡能够成为奥运会的服务商,让我感觉北京这个城市有很大的包容性,真的可以做到海纳百川。而且,政府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尤其是我们在从事商业活动的时候,我们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同行,比如全聚德等等。
这些年,北京的发展非常快,整体的商业氛围越来越好,所以很多像我们一样的连锁企业都计划开更多的新店,相信北京逐渐向国际商贸中心城市靠拢,会给很多企业更大的发展信心。
北京当代商城有限责任公司 总裁 金玉华
加强规划,解决发展中矛盾
过去叫北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在提国际商贸中心和前几个中心有什么差别?很多人有疑问,很多大公司的总部不在北京,想买到大品牌的化妆品,要去上海,或者香港。有说法是北京是价格高地,而不是价值高地。凡是有影响力的品牌都应该在北京落户,这才像国际商贸中心这样一个城市的面貌,但是北京经营这些品牌的获利非常低,这就是一个矛盾。
另外需要解决规划问题。北京目前就这种残酷的市场竞争跟规划有很大关系,布局不合理、功能不配套、同质化严重,当然这里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但是不能回避的是我们缺乏规划。只有把规划搞好,才能够和谐发展。
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王秀兰
把北京文化融入企业文化
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城市,老字号就是要练内功,把我们自己的基础夯实,以北京的文化融入我们自己的企业文化,将这些文化再延伸到我们的品牌建设,同时提升我们的品牌影响力。
作为老字号来讲,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的经营方式,同时怎么能够在延续传统的经营方式当中不断地注入一些新型的现代管理手段,是我们老字号需要思考的问题。
此外,如何适应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适应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要求,人才问题也是老字号今后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最关键的,还是要强化自己,适应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要求,适应现代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要求。
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姜俊贤
用老字号体现商贸中心城市特色
尽管全聚德在餐饮业有地位了,但是和麦当劳、肯德基以及世界上大型的餐饮企业相比,我们还差很远。此外,国际竞争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差距更大。所以我们要加倍努力。另外,政府和企业都要思想解放一些,都要立足于国家,立足于大局来考虑问题,这样我们可能会发展得更快。
我们这个国际商贸中心的特色是有别于伦敦的,是有别于巴黎的,不是把巴黎搬到北京来就成为商贸中心了。我们有800年建都史,我们有一批民族品牌或者叫老字号,所以要很好地保护、培植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体现北京作为国际知名城市,同时又是一个历史底蕴非常深厚的商贸中心城市的特色。
居然之家北京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学武
用诚信提升商贸中心城市软实力
北京要想成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诚信是必须的。在座的可能出国比较多,出去买点东西最大的问题是怕受骗。作为一个企业来说,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城市,诚信是第一位的。要让无论是外国人还是外地人,到了北京买的东西要真。实木的就是实木的,不能把贴皮的说成是实木的。他买回去很伤心,他不光说居然之家,他会说北京骗他,这个印象就很差。你说这个国际商贸中心他来了以后都不放心,他买什么东西?他不买东西怎么能称为商贸中心?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软实力,要让他买的东西货真价实。慢慢这个商贸中心大家都来下单,都来买东西这就是企业需要为商贸中心建设做出的贡献之一。
北京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李燕川
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创新业态
企业应该给自己定位,怎样做才能符合国际商贸中心的需求。比如企业品牌大家都很清楚如何打造,在打造企业品牌之前要打造营销活动的品牌。还有人物品牌的打造,超市发有11个市级劳模,1个全国劳模,我们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事,打造人物品牌。最后,还有一个商品品牌,食品安全确实在这个行业非常让人担忧以上这三个品牌互通我们的企业品牌。这个企业品牌是长期的,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需要我们企业自己尽快强大起来,尽快把品牌做起来。
另外,还有一个需要我们自己尽快做的,就是业态创新需要不断前进,根据消费者的要求不断改变调整。
北京菜市口百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关强
文化的融合必不可少
这些年,菜百对国际流行的首饰趋势一点都不陌生,也没有明显差异。同时,我们不断地把我们的一些玉文化推向国际。经过这些年的打造,我们想把菜百打造成国际时尚首饰的推展基地,和一些像国际世界黄金协会、铂金协会世界推广组织合作以后,他们的设计理念和饰品文化的理念通过我们不断搞活动,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接受。比如铂金,实际上就是舶来品,在国内迅速地被年轻人认识、追捧,其实也不过经历了短短10年时间就认可了。菜百现在不断地推出感悟系列等,实际上推的就是首饰文化。这个却是打造国际现代商贸中心城市必不可少的,必须有一些这样的融合。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黄国雄教授
北京最有条件成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
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是一个战略性措施、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领导、企业、各界一起来解决,共同促进北京市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建立和形成。 黄国雄表示,打造国际商贸中心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推进工业城市向商业城市转换是世界性现象,西方国家用了将近100年时间完成工业城市向商业城市的转化,在工业时代,城市应该以工业为基础,但在如今商业时代,应该以商业为基础;世界经济多极化也需要多元化的世界商贸中心,多极化经济已经形成了现在世界经济的特点。18世纪欧洲的发展产生了巴黎、伦敦这样的国际化城市,19世纪出现了国际化城市纽约、芝加哥,20世纪则出现了新加坡和东京。进入21世纪,上海、北京、广州都有条件成为国际化城市;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阶段,从加工大国进入了制造大国,从生产大国进入了消费大国,从贸易大国进入了贸易强国,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升,其经济大国的地位决定了要以世界性的商贸城市为中心,这也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客观要求。
作为中国首都,北京有着其独特的国际化服务、全国服务和为首都居民服务三重功能,也是其经济决策总部、金融总部、大型企业基地总部以及科技总部;而北京宽厚的历史文化沉淀也是其他城市所不可代替的。
经过近几年发展,北京经济基础也非常雄厚。第三产业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正在从内需型向外需转型,这就为北京构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打下了基础。同时,经过奥运会的考验,北京的经济总量获得了快速增长,2009年零售业增幅有望超过16%,比30年平均数字还要高3个百分点。北京经济建设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北京最有条件成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
5个中心+3个平台+1个环境
黄国雄系统阐述了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应具备的基本内涵,简言之就是构建5个中心,搭建3个平台,优化一个环境,培育三到五个能够具有国际竞争能力、能够双向开拓的流通集团或者流通企业。
通过大量引进国际品牌,荟萃全国品牌,充分发挥老字号品牌,根据新条件、新兴品牌来营造世界品牌中心;打造世界金融中心,提高人民币的世界影响力;营造世界会展中心和世界旅游中心;以旅游带动国际商贸中心的发展,今后北京不会低于巴黎、东京、纽约,这些城市都是作为旅游城市来考虑的;营造世界物流中心和电子商务交换中心,凭借电子商务进行远距离交易,以把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影响力辐射到全世界。
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城市,还需构筑三个平台。一是国际信息平台,通过信息能够了解全世界,并通过信息让全世界了解中国;二是人才荟萃的平台,让国际人才汇集在一起;三是要构建科技发展平台,这三个平台对构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至关重要。
同时对于北京来说,营造一个宽松、舒适、通畅、生态的宜居环境,是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所必须具备的,环境是建立商贸中心的前提条件。而一个国际商贸中心,没有几个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知名企业或品牌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北京还未形成能够真正主导北京市场的全国性企业,有必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够国内外双向开拓的,属于首都的商贸企业。
打造北京国际商贸中心四大战略思想
打造北京国际商贸中心指导思想非常重要,一个好的指导思想是成功的基础。首先要发扬传统,突出现代,能够把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保住这两者的结合。北京离开了故宫,离开了圆明园,离开了天坛,北京就跟纽约是一样的城市。应该要有特色,这个特色就是传统,创新是锦上添花。朝阳CBD出现,这是独创,是在首都的皇冠上加上几颗明珠。
其次是要策划总量,规划增量。北京商贸发展,要考虑它的总量到底要发展到什么水平,而不是无限量的。世界商贸中心城市不是从规模和数量考虑的,更多的是质量。所以要规划总量,同时要策划增量,要增哪个项目?比如现在东扩是不是合理?这个就要研究哪个地方需要建什么样的项目,应该进一步研究,把中心、把侧重点留出来。
第三是广纳博引,积聚人才。北京的特点是兼容,兼容国际的人才,兼容全国的人才,没有人才什么东西都不要谈。世界都与你做生意,就需要多少种语言作为载体,这也有助于进一步解决贸易谈判问题等等。
第四就是要软硬兼施,整体推进。包括人才的培训、培养,整体素质的提升。平面布局,立体的结构都应该有一个全面的安排。
打造北京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最缺的就是人才和软件建设。黄国雄强调。
北京财贸学院副院长王成荣教授
寻找国际商贸中心突破口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世界名城,打造国际商贸中心是宏伟的战略构想和可行的战略选择。从国际局势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凸显中国经济模式的优越性,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仍然保持持续增长。
王成荣认为,这几年北京商业发展迅速,新兴业态、特色商业、零售品牌日渐丰富,除了一些老的商业地标以外,蓝色港湾、乐天银泰百货、西单大悦城等很多新的商业地标突起,使北京这个城市更具有现代商业的活力。美国《福布斯》杂志刷新了全球购物中心十强排名,北京有两家入选全球十强。这说明了他们对北京的关注,对北京商业的未来发展非常看好。
国际商贸中心须是大品牌的集中地
尽管北京具备成为国际商贸中心的潜质,但距离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在王成荣看来,国际商贸中心应是世界各大知名品牌,特别是奢侈品牌的必争之地,并且是这些品牌代理商总部的基地。这些大品牌实现品牌价值的高地就在这些国际商贸中心当中,其中物流成本低,是一个基本条件。目前,北京已经引进了世界上200多个顶级品牌中的100多个,但现在北京还不是各大国际品牌代理商的总部基地,很多品牌都是通过香港引进的,就这点看,尚存较大差距。
同时,国际商贸中心还应是时尚潮流的风向标、著名品牌的新款商品首发地,北京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影响力还不够大,还没能成为新生活方式的领导者。不仅如此,与高端消费需求相适应的综合服务力同样重要。例如,邮寄服务、退换服务等。如果能做到在北京买同样一款商品到东京也可以退货,才能说明北京商业企业的软件达到了要求。
王成荣认为,国际商贸中心如果没有很高的公信力、影响力就不能称做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商贸中心。如果一个国际商贸中心不能孕育几家知名的国际零售品牌,它就没有影响力。
目前北京真正具有规模影响力的商业企业并不多,世界前200强中25家涉及商业批发和零售的企业中,美国占15家,但中国却没有一家,说明北京的规模还不到位。
寻找突破口打造国际商贸中心
在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道路上,成为著名的国际商贸中心都经历了数十年上百年,甚至两三百年的历史,非常漫长,是逐渐靠市场竞争、靠文化积淀形成的,不是三两天就可以打造一个国际商贸中心。王成荣表示,国外的有益经验值得北京进行借鉴。
第一,商旅结合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就是商业和旅游的结合,这是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必由之路。包括伦敦、巴黎都是如此,这些地区的旅游局时至今日仍将旅游购物作为城市消费的亮点,作为旅游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王成荣认为,从伦敦和巴黎的情况来看,在游客旅行的过程中,它们可以保证旅行者在游览城市至少有30%以上的时间在购物。数据显示,北京还达不到该指标。
王成荣举例道,外国游客在中国香港平均停留时间是4天,在伦敦是5天,在纽约平均停留时间大约在一周左右,其中有至少两天时间在购物。目前,外国游客在北京的平均停留时间是3天,但几乎九成的时间是在各大景观游览,没有充分的时间购物。资料显示,如果让外国游客在北京多停留一天,至少可以增加消费200美元。如果按北京一年有400万旅游人口计算,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北京作为一个文明程度很高、文化底蕴深厚的国际大城市,每年只接待相当于香港游客1/5的游客,很容易实现,所以潜力巨大。
另外,商展结合建设国际商贸中心也是一个可以借鉴的经验。包括巴黎、法兰克福,都是世界上最佳的会展地。只要这个城市是国际商贸中心,一定是展会不断。以巴黎为例,每年举办的大型国际会展达到400场以上,近年来北京的会展越来越多,但与国际会展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此外,将商娱结合建设国际商贸中心也是一条可行之路。中国澳门没有过多古迹,但商业和娱乐结合得却非常好。而香港靠的是迪斯尼和海洋公园,尽管没有文物,但每年依旧可以吸引2000多万游客,该种结合堪称典范。商娱结合对建设国际商贸中心起着重要作用。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教授
结构调整助推国际商贸中心建设
作为六朝古都,北京拥有独一无二的本地化京味商业,拥有近300家老字号,仅前门就保留有80多家、大栅栏有11家,正因如此,北京的特色商业更加具备了足够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各派商业、中西各种餐饮、各种业态、各种经营方式等都可以在北京找到并且具有较大的消费空间,许多商业文化在北京发展,商品文化、商业营销文化、商业伦理文化、商业环境文化在北京融汇,形成了特有的京商文化。作为一个最开放的城市,每年北京都将迎来400万海外游客造访。
北京也是外资商业企业投资的热土。截至2009年10月底,北京市已累计批准外资零售店铺2500家,而5年前,截至2004年底,北京市累计只批准了32家零售商业合资企业,有26家投入运营,总共开设分店121个。
尽管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建设各类、多层次的国际商贸中心,北京提过国际商贸中心城市较晚,但是基于前述北京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北京有可能率先实现国际商贸中心目标。
但是,北京距离购物天堂还存在软硬件差距。硬件上北京东部、西部商业设施相对较少,消费活跃程度偏低,存在北京商业空间结构的不均衡现象或者失衡现象。因此,结构调整与创新对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十分必要。
结构调整与创新构筑国际商贸中心城市
现代流通产业结构调整,是指构成北京市流通活动诸要素之间的比例及其经济联系,它是北京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北京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北京流通结构的对象包括批发、零售、餐饮业、住宿业、商业服务业等所有制结构、行业结构、规模结构、业态结构、商品交易市场结构、空间网络结构等。其中商业服务业包括租赁、典当、会展、物流业、美容美发、洗染业、废品回收、摄影、家政服务和修理业等10多个行业。
大概念来说,结构调整包含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北京已经迅速完成由一产业向二产业的转型,现在正经历着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和发展消费型服务业,使现代流通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性产业。
首先,空间结构调整与创新居首位。随着地铁新干线的发展变化、奥运会的举办、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完成,北京商圈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CBD东扩、新南城规划、西部商圈的形成与发展等,使北京商圈正在急剧调整中,表现为商圈的多极化出现,众多区域性商圈形成,郊区化趋势明显。
其次,业态结构调整与创新继续加速。北京拥有多种业态,如百货店、超市、综合大超市、专业店、专卖店、仓储商店、便利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店、食杂店、精品超市、家居中心等,以及网上商店、邮购、电视购物、自动售货、电话购物、直销等创新业态。许多批发交易市场也创新了许多新型业态,据统计,现有30多种业态。
再次,深化所有制结构调整与创新、规模结构调整与创新。
5年内实现北京国际商贸中心建设战略
确立打造北京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使之成为促进首都商务发展新动力。国际商贸中心是国际化特大城市的重要功能,将在充分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的基础上,以完善的市场条件为必备条件,以强有力的商品交易市场和高端市场为载体,以跨国公司商贸总部为发展龙头,以现代化的流通产业六大体系为基础和配套支撑平台,通过国内外的先进商品、服务交易平台和结算平台,提供个性化、时尚化、国际化、特色化的消费服务,发挥日益强大的聚集辐射作用。
要实现5年时间完成北京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建设战略,须坚持北京京商特色、北京国际化特征、北京现代化特征、北京和谐化特征、北京绿色化特征等原则。调结构、快发展、保特色、争第一。
同时采取六大措施:提高消费者的便利化程度,构建国际商贸中心的基础;提高市场品牌丰富程度,强化国际商贸中心的功能;加强特色商业集中程度,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的主体优势;增强商务服务完善程度,优化国际商贸中心的服务环境;提高总部经济的聚集程度,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的辐射力;提升国际排名美誉程度,扩大国际商贸中心的影响力。
(来源:北京商报 记者熊海鸥 李铎 任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