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14年刑期意味什么?哪些影响?

   2010-05-19 9880

  昔日首富,昨日被判14年刑期,并处8亿元罚金。曾经在家电圈内呼风唤雨的黄光裕,此次给国美不仅留下了领军人物陷入囹圄的负面印象,还有500万元的罚金。极力淡化黄光裕影响的国美,真的能置身事外吗?国美能像创维、物美等企业那样依然强势?这一事件又会给家电行业留下怎样的震荡?黄光裕14年的刑期到底意味着什么,业界充满疑虑。

  黄光裕的判罚结果,让黄光裕事件后极力撇清关系的国美再次被推到聚光灯下。受黄光裕单位行贿罪的牵连,国美和鹏润地产作为被告单位,分别被判处500万元和120万元罚金。

  国美仍在探讨是否上诉

  昨日,国美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司法机构一审对国美电器500万元的罚金,对国美电器的经营不会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对于判决结果是否上诉,国美电器表示目前正与法律专家积极探讨。

  国美方面同时表示,通过去年一年的内部管治和结构性调整,国美战略转型策略已见成效,不仅经营业绩优异,而且资金充裕,资本结构稳健合理。随着案件告一段落,纷扰国美的不确定因素的减少,国美将全力专注于公司的经营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年初,国美未来五年的战略规划开始实施推进。国美方面强调,在国美董事会和管理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本着对投资者、合作伙伴、员工及社会负责的态度,国美继续将企业打造成为一个受尊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家电连锁企业。

  国美电器(HK00493)昨日收2.13港元,涨0.87%。

  走出翻船后遗症是关键

  作为国美的领军人物,2008年年底黄光裕被捕后,不仅国美股票立即停盘,资金链条吃紧、供应商催款等问题也随之出现。在紧急情况下,国美集团总裁陈晓临危掌舵,接替黄光裕出任国美董事局主席。这被外界称为后黄光裕时代。

  仓促救火的陈晓为了改变国美的困境,开始低调给国美做手术,变黄光裕的铁腕为温婉。陈晓通过大单采购稳定供应商,并放弃了原来的快速开店扩张战略,转为关闭效益不佳门店、提升单店效益。作为职业经理人,陈晓带领的管理团队,努力使国美去家族化,并引入贝恩资本化解资金难题。

  黄氏家族与董事会矛盾加深

  按照国美电器公布的年报显示,黄光裕个人名下的国美电器股份约51.16亿股,占国美总股份的三成以上,是国美的第一大股东。

  日前在国美的股东大会上,黄光裕狱中传音对贝恩资本的三名董事继任投了反对票,但是国美董事局力护贝恩资本三名董事进入。至此,身为国美大股东的黄氏家族与董事会的矛盾被公开化。

  此次黄光裕和妻子杜鹃分别领刑,并共被判罚10亿元罚金,有人士猜测,对于这笔不小的罚金,黄氏家族有可能会通过减持国美股份的方式变现。届时,黄氏对国美的控制权有可能会减弱。

  黄光裕此次否定贝恩资本的三名董事,就是担心大权旁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此次董事会背离黄光裕的意愿,似乎可以显示出黄光裕的意见对国美的影响在削弱。其认为,虽然黄光裕仍为国美大股东,但由于没有人身自由,不能亲力亲为管理公司,其对国美的影响力削弱是毫无疑问的。

  不过,该人士认为,黄光裕变卖国美股权的行为不太可能。国美是黄光裕的命根子,是一点点打拼下来的,即使拿不出10亿元的罚金,黄氏家族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筹集,黄光裕个人不会主动出让国美股份。

  国信证券分析师认为,黄光裕此次被判刑后对国美的直接影响不会太大,其在被捕之初就已经给国美造成了影响,目前这种影响在减弱。虽然国美的经营方式不会有太大改变,但是要承担刑事惩罚的黄光裕,肯定要对国美放权。该分析师认为。

  黄氏的控制权将被减弱

  昨日下午,国美电器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公司内大多数员工都已经知道黄光裕被判刑的消息,大家均对这个判决表现得十分平静。过去,黄光裕在国美电器中像一名十分强势的独裁者,开会时很少有人敢于反驳他的意见,他在公司拥有绝对的决策权,每次出门前呼后拥,除了是国美的领导者,甚至可以说是一名精神领袖。国美电器这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黄光裕事发后,因为该案对公司的负面影响太大,公司内部一直在试图淡化黄光裕本人在公司的影响,从本月黄光裕连投反对票否决国美董事会多项决议不难看出,目前公司的管理层与黄氏家族的矛盾已经非常明显,管理层希望脱离家族制模式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14年的量刑对于一个企业家的事业发展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国美电器黄光裕时代肯定会一去不复返。这位内部人士说。

  家电格局发生微妙变化

  尽管国美有陈晓为首的职业经理人在管理,但是,黄光裕事件给国美的影响却是无法逆转的。

  国美发布的最新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其实现净利润3.33亿元,同比增长3.42%;收入为117.82亿元,同比增长20.21%。而其老对手苏宁的一季度报告显示,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4亿元,同比增长86.08%,实现营业收入167.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02%。

  后黄光裕时代国美首份年报显示,其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426亿元,落后于苏宁年583亿元的销售额。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日前公布的最新连锁百强排名中,苏宁赶超国美称霸连锁百强榜。

  一位家电行业资深分析人士指出,在黄光裕事件后,国内家电连锁格局发生了微妙调整。其对手苏宁通过快速开店、加强与供应商联系等办法缩小与国美的差距,甚至超过它。回首国美过去遥遥领先的地位,与目前双方的胶着状态,这都是黄光裕事件留下的后果。

  现在想来,当初黄光裕收购大中、永乐,最关键在于引入了职业经理人陈晓。家电产业专家刘步尘指出,国美经历黄光裕事件后虽然伤了元气,但还没有一蹶不振。

  国信证券分析师认为,黄光裕事件后,国内家电格局并没有发生太大改变,尽管一些区域性家电连锁受益政策带动发展较快,但全国连锁性企业仍以国美和苏宁为龙头。

  即使减刑也不能少于7年

  黄光裕一审被判14年,家人认为量刑过重,其母亲和两个妹妹旁听后情绪激动。但有关律师分析认为,如上诉维持原判的可能性较大。

  创个人犯罪财产处罚纪录

  昨日上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黄光裕案一审宣判。法院认定黄光裕犯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单位行贿罪,三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4年,并处罚金6亿元,没收部分财产2亿元。之前已取保候审5个月的黄光裕妻子杜鹃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当庭收押,并处罚金2亿元。中关村科技发展公司董事长许钟民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1亿元。被告单位国美电器被处罚金500万元;鹏润地产罚金120万元。黄光裕案中三名被告人的财产处罚总计达11亿元,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单个案件中个人犯罪财产处罚的纪录。

  黄光裕当庭没有表示是否上诉

  据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的起诉书,涉及非法经营罪的事实为,2007年9月至11月,黄光裕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非法买卖逾8.22亿港元。根据相关规定,如果黄光裕上诉,须在判决生效起10日内提起,上诉法院将会是北京市最高人民法院。

  黄光裕等人当庭没有表示是否上诉,而其辩护律师和家人则认为这一判决量刑偏重。此前一直有消息称,黄光裕本人的量刑不会超过10年,他的律师杨照东表示,将会见黄光裕商谈上诉问题,将在10天上诉期内决定是否上诉。

  维持原判的可能性很大

  北京合川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刘闯分析说,根据检方所指控的罪行,黄光裕的量刑并不算重。单罪最高刑期是15年,非法经营罪最高刑期是10年,内幕交易罪最高刑期也是10年,单位行贿罪是5年,数罪并罚不超过20年。黄光裕案三罪并罚14年并不重。刘闯认为,定性单位行贿还是个人行贿是该案的焦点。最终判定单位行贿罪,说明田文昌、杨照东等辩护律师辩护工作完成得很好,争议比较大的是非法经营罪,包括黄光裕、田文昌等对此均持有较大异议。如果其决定上诉的话,维持原判的可能性很大。

  对于外界猜测的黄光裕在终审之后是否会保外就医或因为某些原因被减刑,法律界人士称,根据我国法律,黄光裕即使因为某些原因被减刑,他在监狱中接受改造的时间也不会少于7年。

  身陷囹圄无碍控制权执行

  刘闯表示,作为国美的第一大股东,黄光裕夫妇虽身陷囹圄,但这并不影响二人对国美的控制权,他的股份没有变,控制权就不会变,他可以通过代理人来表达自己就公司的某项重大决策的意见,尽管如此,因为二人无法亲自出席公司董事会,其代理人在董事大会上的意见也不会太占分量。

  那些领袖离去的企业

  黄光裕事件一年半以来,国美在外界的质疑中走得很谨慎,这与新领军陈晓的作风极为相像。其实,靠领导的个人魅力让企业迅速成长、中途遭遇灵魂人物离去的企业不止国美一家,此前创维、物美、莲花味精等企业分别遭受黄宏生、张文中和李怀清的黯然离去,有的靠继任者努力,让企业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有的则随着领军人物光环的淡去走向了没落。

  物美紧急刹车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物美创造了零售业的多个神话:收购美廉美,上演北京连锁业最大并购案;收购银川新华百货,进军百货业等等。2006年11月,物美商业集团创始人张文中因涉嫌挪用资金等事件,辞去物美集团董事长职务,驶入快车道的物美随之被紧急刹车。张文中离开后,物美另一位创始人吴坚忠接任董事长一职。

  在吴坚忠和物美集团高层看来,张文中虽然离开了物美,但是他早年制定的区域发展策略和信息化家底让物美至今受益,并领先其他同行。

  创维营收大增

  2004年12月,创维公司前董事会主席黄宏生因诈骗上市公司资产等4项罪名被判刑6年。在黄宏生被警方带走之初,创维为稳定军心,董事集体亮相表明风波对日常经营管理没有产生影响。

  在经过灵魂人物入狱的动荡后,依赖职业经理人团队,创维没有倒下。4年后,黄宏生提前出狱,创维高管带给黄宏生的一份礼物是,2008年创维共实现营收153.29亿港元,同比增12.5%。

  科龙帝国梦瓦解

  格林柯尔创办人顾雏军曾是业内有名的制冷大王。2001年,顾雏军控股的顺德格林柯尔公司斥资5.6亿元收购了广东科龙电器20.6%的股权,这成为顾雏军翻船的最直接诱因。2005年4月,中国证监会正式立案调查顾雏军主政科龙期间的问题。2008年1月,顾雏军因犯虚报注册资本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挪用资金罪数罪并罚,领刑十年。

  随着顾雏军的出局,其制冷帝国梦也随之瓦解。按照当时外界猜测,顾雏军事件后,顺德当地政府不可能坐视科龙陪葬。不久,顾雏军在狱中含泪将收购来的科龙卖给了海信,失去科龙后的格林柯尔变得暗淡无光。
  (北京商报 记者吴文治 李子君)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988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