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芝斋:改变经营模式 想在三五年内上市

   2010-07-29 5600

  ■以前做食品,现在做礼品

  ■其西湖藕粉已出口加拿大、澳洲

  ■正引进日本战略合作伙伴,准备推出西点

  杭州延安路217号,采芝斋总店所在地。

  如今,虽然门口正在建地铁,人流比往常少了些,但店里依然热闹。这家老式食品门店,尽管没有豪华的装修,还是吸引了来选购各式糕点的顾客。

  正是这么一家并不怎么起眼的门店,留给了很多老杭州人美好的记忆。在他们的印象中,采芝斋=糕点,采芝斋是他们儿时最向往的场所之一。

  “我们这里的顾客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之外,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顾客。”这里的一位营业员说,很多老顾客都是因为采芝斋过去给他们留下的美好记忆,而形成了一种消费习惯。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浮力森林、可颂坊、85度C等一批新兴糕点品牌在杭城出现,年轻的杭州人似乎对这一在杭州立足了82年的品牌开始渐渐淡忘,而采芝斋人却在努力改变这种现状,并称要在三五年内实现上市。

  因第一届西博会而生 引来众多国内外客户

  对很多老杭州人来说,一说起糕点,首先想到的就是采芝斋,然而说起采芝斋的来历,却显得有些模糊。“毕竟那是将近100年前的事情了。”已经执掌采芝斋26年的陈蔚民说。

  当年,在杭经营绸缎生意而小有资产的苏州人金智轩因爱吃零食,常出入茶糖商店。有一次,在与同乡袁福达的攀谈中,金智轩起意自开食品店并聘袁为经理。恰在此时,得知第二年杭州将举办规模空前的西湖博览会,地址就在里西湖一带,届时国内外人士必定云集西子湖畔。于是金智轩当机立断,抢占商机,在湖滨延龄路(即现在的延安路)上始创了“采芝斋”,时为1928年7月13日。

  当时的采芝斋经营名特产品,工场分四个部门:面板,制作茶食糕点;小糖,制作苏式糖果;蜜饯,兼制卤味;炒货。“开张后,采芝斋门庭若市,第一届西博会更是带来了众多国内外客户。”

  然而,到了1937年的时候,日军侵华,采芝斋也遭劫被占。虽然后来重新开业,却已是一蹶不振,惨淡经营。

  曾列杭城“四大金刚” 顾客抱怨排队时间太长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营重新步入正轨,采芝斋开创了让很多老杭州人记忆犹新的“辉煌局面”。

  “在我的印象中,上个世纪90年代初,是采芝斋最辉煌的时候。”1981年就进入采芝斋,1984年便开始执掌采芝斋的陈蔚民回忆说,那时候采芝斋总店跟杭州食品店、延安食品店和小苏州食品店,一起被称为杭州食品界的“四大金刚”。

  亲眼见证了当时辉煌的陈蔚民告诉记者,那时候采芝斋门店总是顾客熙熙攘攘,大家买东西都要排队。“那时候顾客对我们最大的意见就是,他们排队的时间太长了。”

  陈蔚民还用数据向记者解释了当时火爆。“当时那家门店一年的销售额有将近4000万元,这相当于我们现在整个采芝斋一年的销售额。如今这家店一年的销售额也才1500多万元。”

  请中国美院做设计 把食品包装成现代礼品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到来,采芝斋跟其他的老字号一样遭遇了发展的瓶颈。1996年,采芝斋食品商店改制成杭州采芝斋食品有限公司。总股本为500万元,国有股占55%,职工持股会占45%。

  与此同时,陈蔚民在1996年随同浙江团考察美国回来后,义无反顾地在采芝斋开展连锁经营,当年就开出7家连锁店,扩大销售渠道。

  采芝斋之前一直主营苏式传统糕点糖果,改革开放之前一直是前店后坊的生产经营模式,靠的是口碑传播,杭州的中老年人一直是采芝斋的拥趸。

  “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这一切都变了。”陈蔚民说,之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百姓来采芝斋买东西,看到有塑料袋包装的都不要。因为那个包装也是要钱的。然而到了现在,采芝斋成了杭州的特产,因为很多人买来是要送人了。因此,一些包装不好看的产品,反而没有人买了。

  “为了有时尚美观的包装,采芝斋还与中国美院合作,一起研制产品的新包装。”陈蔚民说,之前,我们做的是食品,现在我们要把采芝斋当作礼品来做。

  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采芝斋还走出了传统糕点的藩篱。既然采芝斋可以成为礼品,最具杭州特色的西湖藕粉便进入了陈蔚民的视野。

  “经过几年的开发,藕粉已经成了我们继糕点、糖果之后的第三个主打产品,而且这块还迅速打入了国际市场。”陈蔚民介绍,近几年来,采芝斋品牌的西湖藕粉已经跟省粮油公司等单位合作出口到了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虽然,目前的量还不是很大,但这说明,我们的开拓还是对路的。”

  改变前店后坊模式 三五年内想进资本市场

  “近些年来,我们都是艰难地生存着。”陈蔚民毫不讳言采芝斋目前的生存状况,“目前我们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的顾客群年纪偏大。这对我们今后的发展,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新世纪以来,随着浮力森林、可颂坊、克里斯汀等一大批糕点品牌在杭州市场出现,采芝斋面临的冲击可想而知。“我们小时候能够吃上采芝斋食品,那是最幸福的事情了,可现在我女儿天天都在说什么85度C之类的新品牌。”昨天,正在采芝斋延安路店选购糕点的徐大伯告诉记者,自己对采芝斋一直情有独钟,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来买一些。

  为了抓住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心,采芝斋也在酝酿着产品更新。陈蔚民透露,目前他们正在引进日本的一家战略合作伙伴,准备进入西点领域。“很快了,应该是最近几个月的事情。”

  除了受到新兴品牌的冲击,采芝斋传统的前店后坊模式也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这样的模式,规模不可能很大,而且产品的保质期,产品的标准都很难统一。”陈蔚民说。

  因此,采芝斋在2004年成立了杭州采芝斋食品制造有限公司,很快,又在富阳东洲建立了5000多平方米的工厂。

  正是这家工厂给了陈蔚民和所有采芝斋人新的信心。“有了自己规模化的工厂之后,不但保证了需求量,同时也保护了品牌的独立性。”陈蔚民表示,采芝斋的店面空间毕竟有限,而工厂的平台可以创造无限的空间。

  “解决了产品的标准化和生产能力之后,我们下一步就是布局销售渠道。”目前采芝斋的产品除了在自己的直营店销售,还进入了家乐福、沃尔玛等超市。同时,还在上海和陕西设立了总经销商。

  “等网络全部铺开了,我们的规模便能迅速扩大起来。我们内部都很有信心,而且还打算三五年内实现上市呢。”说起采芝斋的未来,陈蔚民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今日早报 余广珠/文 徐彦/摄)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560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