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北京商业展望:“便利店”将会有大发展

   2002-12-24 9750
今年五六月间,上海华联与上海联华这两个中国零售业“大佬”几乎前后脚杀到北京,从而使一直处于超市业态黄金发展期的京城零售业平地起波澜。

  2002年,被业内人士称为北京便利店业态的发展元年。因为在这一年,北京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而这是业界认定便利业态起步的分界点。人们将便利店更多的发展和想象空间留给了即将到来的2003年,而其对超市的冲击将是极其猛烈的。

  便利店业态“颤巍巍”起步

  国庆前夕,万方旗下的倍顺便利店在几天内将店铺数从6家增加到了13家。根据北京市商委统计的数量,年底前全市便利店的数量已远远超过300家,其中真正24小时营业、能提供初步服务的“便利”店,还不到100家。

  不过,外来的“便利军团”在北京的发展远没有当初预想的顺利。号称要在年底前开到200家便利店的上海华联,目前据说也只开了不到10家;而联华便利也不得不将开店计划调低到60家。各种原因错综复杂,但办证难、应付各种“婆婆”难、税收难等连锁企业面临的“三难”问题仍是重要因素。此外,熟悉、适应北京市场的难度,也超出了他们的意料。

  不管如何,2002年,在条件并不很成熟的北京市场,便利店业态“颤颤巍巍”地起步了。

  明年的想象空间

  几乎所有的政府官员、行业协会领导,都对北京便利店2003年的发展充满了信心,都认为明年将是便利业态发展的“飞跃年”,并表示将创造各种条件为这一业态的发展提供支持。

  政府和行业组织的自信不无道理。明年,随着北京人均GDP的进一步提高,随着上海联华、上海华联以及7-11等国内外便利店巨头在北京市场的迅速扩张,随着首联、超市发、万方等北京本土企业针锋相对的奋起“抗争”, 随着北京市一系列促进连锁企业发展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北京便利店业态必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店铺数相比2002年必将有明显上升。

  但是也有不同的声音。物美副总吴坚忠以上海便利店的发展进程举例称,上海是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2年以后才进入便利店发展高峰期的。因此,虽然明年北京这一业态肯定会加速,但真正的“飞跃”应该在后年或者人均GDP达到4500美元以后。超时24小时便利店总经理章亮鸿也认为,便利店的扩张应该是有效益的快速发展,不能为开店而开店,外资和外来企业在北京也必然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期待公平竞争环境

  北京联华快客便利公司总经理黄涛认为,北京目前的形势与当年的上海完全不同。当初上海便利业态1997年启动,2000年才达到高峰期,而这与上海市政府从1999年底开始大力扶持便利业态有很大关系。现在北京市政府对这个业态发展比较扶持,而且最关键的是在北京这个市场,内外资都已经进入,大家都在抢网点。因此,对联华来说,明年将是北京便利店发展的最关键年,如果站住脚就站住了。

  对比上海便利业态的发展,也许能依稀看到北京便利店发展的未来之路。2002年,上海作为便利店业态发展最为成熟的城市,制定了《便利店选址公约》,正说明了中国商业环境的不成熟。2003年,将是上海便利业态发展的关键年,经过一番激烈残酷的竞争后,具有实力的一方将逐渐胜出,而撑不下去的企业将选择退出,或者被兼并。所有这些经验和教训,都是北京可以借鉴的。

  2003年无疑将是便利店业态取代超市引领业态潮流最关键的一年,政府需要尽快在政策等各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为那些希望大干一番的内外资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北京现代商报 记者 屠建路)
标签: 北京便利店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975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