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外来商业巨头纷纷进驻 商战愈演愈烈

   2005-01-25 5500
其实,流通领域的价格竞争是商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促销手段。而由众商家广泛参与的价格大战,则是这一促销手段的全面升级,是一种非常态表现。价格大战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可从中获益,而对于商家来说,则实属无奈。大战结束后,常常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弄不好还会群败群伤。

  本月早些时候,市区几家大型综合百货商场就上演了一幕前所未有的价格大战,其烽火现已波及到了购物超市等一批新兴业态。新军开进济宁

  当有着深远背景的贵和购物中心宣布进驻济宁时,市区几家大型综合百货零售企业的老总们就开始筹划着怎样与贵和一决高下了。元月1日,贵和购物中心济宁店开业。随即老牌的华联商厦及新组建不久的中央百货就作出了反应,纷纷乘贵和开业之机打出了“买100送50”和“买200送120”的广告,以争夺人气。新来乍到的贵和购物中心也不甘示弱,以“买300送160”与本地大鳄们过招,2天后又力推“满100送70”再聚人气,以争得更多的销售份额。

  且不说,此次价格之战,谁胜谁负,单就贵和在我市设点所引起的轩然大波,足见其来势不小。

  “贵和”,何许人也?有关贵和购物中心的宣传册上这样写道:贵和购物中心作为鲁能集团商贸领域的窗口企业,由山东鲁能商贸有限公司全面经营管理。自1997年10月1日崛起于泉城路“钻石地段”以来,贵和购物中心以准确的定位,高效完善的服务设施,高档时尚的名优精品,先进的管理模式以及特色化的服务,填补了泉城商界高端消费市场的空白。

  颇具实力的贵和,此番在我市登陆,可谓看准了我市高端消费市场的空缺。上万元一套的西装,从未听说过的品牌,一下子令欣欣然走进贵和大门的普通消费者们瞪大了眼睛!然而,不同层次的消费者还是在此买到了自己中意的商品。

  贵和把目光锁定在高端消费阶层上面,这在省城尽人皆知。这一经营模式在济宁能否奏效呢?对此,贵和济宁店总经理黄涛先生显得胸有成竹:“随着经济的发展,济宁的各项经济指标在全省的位次较之以往更加靠前,这是我们选定济宁设点的一项重要依据。在省城济南,前往贵和购物的济宁消费者不在少数,这足以反映出济宁消费者的层次在逐步拉开,高端消费群体已经形成,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在济宁这块黄金地段上站稳脚跟。”

  从表面上看,贵和登陆我市,是此次价格大战的直接诱因。但据记者了解,早在贵和登陆济宁尚在筹划之际,市区太白路上就已经演练过一场价格之战了。老牌劲旅的抉择

  济宁百货大楼,这家有着近50年光荣历史的国有商业企业,当它背着沉重的历史包袱蹒跚着来到21世纪时,脚步却愈发沉重了。随着各种新兴业态的迅速崛起,传统百货受到了很大冲击。为重振昔日雄风,更为千余名职工的生活保障着想,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势在必行。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仅用4个月时间,百货大楼就完成了历史性的改制重组工作。

  2004年10月16日,济宁百货大楼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在了济宁消费者面前,同时也标志着拥有雄厚资金的著名上市公司,南京中商旗下的南京中央百货连锁有限公司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异地跨越。济宁百货大楼从此有了一个崭新的名字———济宁市中央百货有限责任公司。

  就在重组后的中央百货借南京中商之威卷土重来之际,我市另一家声名显赫的大型综合百货零售企业———华联,再也不能按兵不动了。遂在中央百货新开业之时,迅即吹响了新世纪商场之战争锋的号角。“满100送50”使华联聚集了应有的人气。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华联与中央百货的日销售额均达到了7位数以上。然而,净收入却非常低,这是两家大型综合百货商场的高管们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华联以其先进的经营模式名冠市区“八大商场”之首。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在优胜劣汰的法则下,华联犹如一位历经百战的老兵,依然高举大旗坚守着城池,更阅尽了大小商城、店铺的兴盛与衰败!昔日生意兴隆的宁安商场、华厦商厦、商业大厦、天马商场、越河商场已经永远地在人们的眼前消失了……步履艰难的百货大厦也失去了往日头上闪烁的光环。如今,原百货大楼已经完成了重组改造,让人们看到了一张新面孔,同时也看到了这家老企业身上所昭示出的希望之光。

华联,这支济宁商界的老牌劲旅,在原阜桥商场的基础上,于1993年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成为一家国有控股的商业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华联不断完善着,调整着,一路走来,见证了“八大商场”的兴与衰。面对新形势,“生存,还是毁灭”似的抉择,又将摆在华联的面前!

华联与重组前的百货大楼,在平日里既联合又竞争,当百货大楼在困境中换了一幅面孔时,这两位商界老大的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而新军贵和的进驻,则一下子打乱了这种“二主称雄”的平衡格局,当新军到来时,打一场争夺市场份额的价格大战也就在所难免了。

现在,价格大战的喊杀声在市区几家大型综合百货商场间已经停歇。然而,其未尽的硝烟却在超市、专卖店等一批新兴业态中间弥散开来……

赛玛特这支来自异域的新生力量,从落户济宁城区那一刻起,就一直不间断地“造势”,吸引着广大消费者的眼球。其全新的管理理念,全新的运营模式,引得一些本土商企争相效仿。如今,适逢赛玛特3周年店庆之际,掀起新一轮“造势”运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买200送200”,“买100送50”等极具诱惑力的广告语在各种媒体上传播着。

令人称奇的是,偏于一隅的赛宝量贩似乎不曾嗅到过刺鼻的狼烟,遍布整个商业圈内的喊杀声也没能搅动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般的安宁,依然恪守着自己独特的经营信条———只做蛋糕,不切蛋糕。大战之后的反思

面对此伏彼起的价格大战,消费者在得到实惠的同时,还是对大战有些不解:为什么商家会如此乐此不疲地让利于消费者呢?显然是那只“看不见的手”在时时操纵着我们。

就在大大小小的商家忙于出招应对新一轮价格大战之时,济宁商界“大哥大”级的老总们,却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了另一个层面上,进行着战后的总结与反思……

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陈兖生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是有序公平竞争好呢,还是无序的恶性竞争好?(显然,这个问题无须回答。)他说,在流通领域,百货商场及购物超市的设立,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应在宏观政策上加以把握和引导,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提高行业管理水平,不能盲目引进和审批。不然,必然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低水平的扩张只能带来资源的严重浪费。大量的资金流向了本来竞争就十分激烈的商业领域,而众商家又将会在吃不饱的情形下艰难度日。

赛玛特主题百货店的张建勋总经理指出,价格大战的弊端有三:一是对供应商不利,供应商会因无利可图而受挫伤;二是对商家自身不利,容易毁掉商家的信誉;三是对消费者易产生误导。赛宝量贩的井绪福总经理则认为,应该做市场,而不要抢市场,抢市场只能是拼个你死我活,各有损伤,而做市场就是要以人无我有的经营理念,培植、建立起自己相对固定的消费群体。

怎样才能控制易发的价格大战,使商业竞争健康有序地进行,避免恶性竞争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中央百货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晋夫此前曾在本报上发表了题为《对我市商业网点现状与发展的思考》的文章,提出了“要把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纳入流通工作的重点,尽快提上议事日程,抓紧研究制订商业网点建设规划”的主张。刘晋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是:每15万至20万人口支撑一个大型商业网点(1万平方米以上),作为一个地级市的济宁市,城市人口和城市购买力相对固定,对比之下,我们应规划3至5个大型商业网点比较适宜。他向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市区现在正在营业的1万平方米以上的网点就有6个,而准备开工建设的2个大型商场其营业面积均在2万平方米以上。

有资料显示:全国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目前还有3000多个在建商业项目,投资至少在5000亿元以上,如果加上装修和经营资本,至少需要上万亿元的资本投入。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巨额投资带来的不是流通理念的转变、流通功能的锻造、流通竞争力的提高,反而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很多城市还没有研究和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商业网点规划和审核程序。一些投资者还没有弄懂现代流通和现代营销方式,就一脚踏入了这个领域。

现在,市区商界参与价格大战的各方都已收兵回营,那种剑拔弩张的气氛也似有缓解。但是,大战时的硝烟还在空中弥漫着,远远没有散尽。据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春节销售旺季的到来,大战还会一触即发,到那时,又将是一个群雄逐鹿的厮杀场面了!(济宁日报 记者张培玉)
标签: 济宁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550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