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剧院要跑赢市场需“精耕细作”

   2010-10-11 南京日报4800

  苏演院线昨正式成立,对省内15家剧院实行“连锁经营”——

  昨晚,省演艺集团下的苏演院线在紫金大戏院正式宣布成立,今后,院线对省内15家剧院实行“连锁经营”,而该集团即将推出的“冬季演出季”10多场演出,首次由院线统一安排在这15家剧院巡演。

  据介绍,目前国内已形成保利院线、中演院线、长三角演艺联盟等近10个演出院线,演出商们希望“连锁经营”能成为跑赢演出市场的一副“药方”。这副“药方”如何发挥作用?昨天记者采访了苏演院线总经理刘金星。

  降低成本——

  “能将单场演出费砍下30%”

  “原来省演引进一台海外剧目,以南京市场容量来说,一次只能演一两场。”刘金星告诉记者,场次少,想盈利,票价就高,最后把观众给拦在门外了,“演出也讲究‘跑量’,院线最大作用就在于此。”

  今年的“冬季演出季”中的国际爵士乐演唱会是一台海外剧目,将在苏演院线的依托下演10场。刘金星认为,敢演10场的底气,就是演出院能让演出规模化、集约化基础上的,“一旦有多家剧院能上演,相当于‘团购’,最多能把单场演出费砍下30%。而且随着加入院线的剧院增多,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后,盈利空间就更大了。”

  培育市场——

  “让剧院演出场次翻一番”

  除了通过规模化竞争降低成本,刘金星认为,将基层闲置的剧院资源利用起来,也是院线作用之一。

  据了解,宿迁、盐城、淮安及南京郊县高淳等地基层剧院,最好的一年也就10场演出,平时大多开会、放电影,有的甚至出租做游戏厅、台球室,为数不多的演出也都是政府采购剧目。

  “今年院线试运行期间,每家剧院最少演20场,比原来翻了一番多,除省演院团剧目外,还有一些引进剧。”刘金星还告诉记者,由于多家剧院共同分担风险,演出票价也有不同幅度下降,“希望通过低价和高品质剧目培养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专家建议:

  跑赢市场需“精耕细作”

  尽管演出院线总体前景乐观,但因忽视市场容量等因素而盲目扩张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南京631牛达剧场刚加入北京“大隐院线”,近日就经历了话剧《江湖学院》的“惨淡”演出:“《江湖学院》是院线在南京推出的首部话剧演出,首场600个座位只卖出30张票。”牛达剧场营销经理缪伟告诉记者,原因就在于院线根本不了解市场,“《江湖学院》在北京演出时票房不错,院线就直接照搬到市场容量小许多的南京来演,甚至连宣传都没有,这种粗放经营也导致了票房失利。”对此,有专家指出,演出院线在国内尚处起步阶段,有的甚至只是徒有概念,急于将摊子铺大,压力也越大。所以院线必须在采购、分配、宣传等多个环节精耕细作,才能真正培育市场,获取利润。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480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