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福布斯2010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单在杭州出炉,广州摘得桂冠,去年的冠军上海因经营成本过高而退居次席,北京则居于第六位。
今年,广州凭借其经济活力(上升13位)和创新能力(上升8位)的提升及经营成本(下降2位)的相对降低,首次摘得中国最佳商业城市的桂冠。借力2010亚运会,广州2009年GDP的增速达到11.5%,今年上半年更是高达13.6%,将有望继北京、上海之后,跨入GDP过万亿元的行列。
据了解,上海由于经营成本的相对上升,超越北京成为中国大陆经营成本最高的城市,失去了去年刚刚获得的最佳商业城市头名位置,名列第二。深圳、杭州、苏州、北京、无锡、宁波、南京、天津紧随其后。
这是全球财经媒体《福布斯》中文版第七次推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其宗旨和目的是为中国的企业家、投资者寻找最佳的投资地,同时也帮助城市决策者找准自己城市的定位,改善城市的商业环境。
《福布斯》中文版的执行主编刘瑞明介绍说,2010年榜单主要参考人才指数、城市规模指数、消费力指数、客运指数、货运指数、经营成本指数、经济活力指数、创新指数等八大指标,全面衡量中国大陆城市的商业环境。其中,城市规模、消费力和创新指数,为去年起新增的指标,以完整刻画经济转向内需、内生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榜单表明,在当前城市竞争由规模增长转至品质提升的关键节点,转型成功的城市竞争力大幅提升。例如,苏州通过鼓励创业、减税等措施大幅降低经营成本、大量引进中高端人才改善产业结构,致力于从“制造”转向“创造”,最终由第10名跃升为第5名。
但也有不少城市在经济结构转型与调整期正经历阵痛:宁波在2009年迎来了新世纪最艰难的一年,据官方公布,GDP增速仅为8.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榜单上的位置下降3位,位列第8,但仍属中国最佳商业城市前十名之列。
《福布斯》中文版总编辑周健工表示:“后金融危机时期,新一轮的城市竞争已经展开,各城市都在谋求适合自己的转型之路,抢占产业、创新、区位、政策的制高点。”
上榜城市区域性明显
从区域竞争力而言,长三角优势地位稳固,胶东半岛城市群逐渐崛起,西部城市整体滑落。长三角地区城市在前十名中包揽6席,入围百强的城市比去年增加了2个,共33个城市上榜,占据了最多席位。其中江苏以17个、浙江以15个入围城市,成为上榜城市最多的两个省份。而珠三角地区、京津冀环渤海地区的入选城市分别为11个和7个,均与上年持平。榜单显示,胶东半岛城市群有崛起之势。山东今年共有13个城市入选,其中9个城市排名上升,2个城市排名与去年持平,仅有2个城市排名有所下降。西部地区则出现了整体下滑的趋势,除西安(第28名,升3位)、包头(第50名,升7位)名次上升,重庆(第24名)与去年持平外,其他城市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呼和浩特(第51名)和南宁(第69名)分别下降了7名和15名,甘肃省会兰州则跌出榜单。华中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上榜城市则基本涨跌各半。
从榜单上看,行政级别对于商业城市发展的作用趋弱。东部发达地区县级城市消费力和经济活力方面均表现突出,创新能力也非常抢眼。位居全国创新指数前10名的城市中,县级市占据3席,“行政区划在商业竞争中的意义已经被消解,”周健工说,看好小城市的发展,扩权强县乃至强镇带给小城市发展带来更多动力。在中国大城市遇到了交通拥堵、房价及成本高、生活质量下降、发展动力不足等结构性问题时,小城市有可能凭借灵活的政策、创新的氛围、高品质的生活和优美的环境,吸引人才创业定居。
发布会上,福布斯还首次对七年来的最佳商业城市榜单进行深度分析,由《福布斯》中文版副主编康健发布《中国城市发展趋势报告》。报告选取了中国大陆重点城市及区域,从产业、地域、行政级别等多个维度,对历年城市指标进行横纵比较。“通过城市在榜单中整体及具体指标排名的变化,可以解读出城市和城市群竞争力的变化趋势”,康健在报告中尤为关注城市民营经济活力、创新能力等指数,“历年的榜单显示,中国城市化的重心正逐渐下移,县级城市很可能成为中国经济下一个增长热点。未来的城市竞争,民营经济活力、创新能力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