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Chanel等奢侈品强劲涨价 只因中国太给力

   2010-12-18 中国经营报2550

  从来不在店里挂出“SALE”(打折)的标志,每年还要按惯例涨价一次——欧美经济的持续低迷似乎完全没被奢侈品牌放在眼里。

  2010年,许多奢侈品牌史无前例地涨价了两次。Chanel品牌的包涨价10%到20%不等,有的专柜甚至涨了40%。

  2011年的春天注定又是一个涨价的季节。各大时装品牌通常都是隔年订货,业内人士提前一年就看出了端倪。2010年的米兰春夏时装周上,大牌们都齐刷刷地提了价,随后的秋冬时装仍延续了强劲的涨势,或许2011年一整年,人们都要笼罩在奢侈品涨价的氛围中。

  如此局面不由得让人困惑,美国的失业率屡创新高,欧洲时不时传出主权债务危机的消息,发源于欧美的各大品牌为何如此自信?

  有的奢侈品牌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原材料涨价了,皮毛尤其贵,产品价格自然水涨船高。然而又有质疑之声:谁都知道奢侈品是个极高毛利率的行业,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并不那么难消化。

  有细心者发现,虽然是全球普涨,中国区的涨幅却尤为明显。

  业内传出消息,LV 2011年在中国可能涨价三成。虽然代理商否认,公司方面不置可否,但仍引起了爱好者们的躁动。随着每一个新兴经济体的崛起,LV都以“扫盲”的方式成为新富人群的宠物。多年前在日本,每个女孩都以拥有一个LV的包为荣,如今这一情况又出现在了中国。

  直接诱因是中国“开征奢侈品税”的呼声渐起。2010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增长了30%,增幅高居全球首位。高盛投行预测,中国未来5年内愿意消费奢侈品的人会从4000万上升到1.6亿。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的狂热引发了诸多担忧,有政协委员已经提出了开征奢侈品税的意见,业内纷纷猜测,奢侈品税很可能在2011年成为现实。

  中国开征奢侈品税的预期给了奢侈品牌一个涨价的直接理由。

  常识告诉我们,奢侈品的消费弹性很高,涨价往往会失去大量消费者。然而这一规律似乎在中国无法得到印证。中国新富人群似乎根本不把一件奢侈品少则几百、多则数千的价格涨幅当回事。

  一份由罗德公关最近出炉的《2010中国奢华品报告》显示,2010年消费者考虑购买的奢华品品牌排位中,顶级时尚服饰占绝对优势,Louis Vuitton、Chanel、Gucci排在前三。而这些品牌在金融危机爆发后都已陆续涨价好几次。

  “正因为欧洲经济不景气,才要在中国赚更多的钱。”一位奢侈品代理商这样说。在中国一掷千金的消费者,往往并不懂得品牌背后文化及艺术内涵,而只是处在一种非理性的消费状态。

  而另一个耐人寻味的统计是,在中国,高达半数的奢侈品消费,都是被用作礼品送人的。

  面对如此强劲的市场,奢侈品牌无不抓紧“东进”,涨价也不再是个有风险的决定。面对经济低迷,沉闷乏力的欧美市场,中国人实在太“给力”了!

  就在2010年,已有近两个世纪历史、极端重视血统的爱马仕在中国推出了一个新的品牌——“上下”。业内人士纷纷惊呼,这是爱马仕第一次,专门针对一个国家的市场,创立一个新的品牌,足见其对中国市场之重视。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255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