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隆中对,三分天下计。
12月22日,随着福州第一座万达广场在金融街顺利开业,王健林在海西首府所描绘的“万达蓝图”首次实景呈现在人们眼前。
而历经数十年大小商圈的捉对厮杀后,福州已形成“北东街,南万宝”的两大商圈体系,在万达广场择机强势入驻下,榕城商圈真正的“三国演义”已经开始!
那么,所谓商圈“三国”,各自有怎样的特点,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三大商圈的繁荣和发展,“三国时代”又将持续多久?
天下三分
东街口商圈
魏
东街口商圈是形成最早、规模最为健全的“龙头老大”,如同三国之魏国,可谓“幅员辽阔,兵多将广”,商圈内汇聚东百、大洋、东方、新华都、冠亚广场等“五子良将”,领衔全城商业风潮。
然而,魏国虽未败于外敌入侵,但却湮灭在内部司马氏的蚕食中。同样,近几年随着大福州城市规划的迅速发展,东街口商圈街道狭窄、交通拥堵、停车位稀少、物业老化等自身缺陷愈发凸显。“尤其是地铁沿线改造将造成东街口人流分散,负面效应不可忽视。”业内人士林先生指出,曾经如日中天的台江百货、华联商厦,其最终没落就与中亭街改造密不可分。“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地铁改造带来的人流分散,也可以缓解目前东街口超负荷的人流量。”福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王阿忠认为,首先,如今的东街口实际上已是“步行街”,又有丰富的公交线路相互通达,可以车代步,从长远看地铁反而丰富了交通线路;其次,东街口紧临三坊七巷,又是鼓楼区传统中心,它承载了更多福州历史文化元素,这“头把交椅”不会轻易让出。“当然,未来的东街口商圈也必然面临着改变。”世欧地产营销总监苏小斌解释道,如今新一代城市综合体已纷纷出世,老东街口商圈内的百货如何“拆招”,扬长避短,保证营业额,破题在即。
万宝商圈
吴
历史上的东吴在草创之初连遭重创,其领军人物先后在壮年殒命,但随后靠着君臣齐心、百姓拥戴,实力渐强,最终在赤壁一役彻底奠定了天下三分有其一的坚实基础。
这一发展进程,与万宝商圈的演变发展何其相似!
2007年,一切“从零开始”的宝龙在开业之初就不被人看好,半年免租金期结束后的退租风波至今仍令人心有余悸,家家贴着转让公告的萧瑟场景还历历在目。“直到金逸影城进入后,万宝商圈似乎才迎来了‘赤壁式’的拐点。”林先生说,金逸在万宝处于价值洼地时抢先入驻,许多人来宝龙就是看电影,随后餐饮和其他娱乐业又重新焕发了活力,留住了人气,最终盘活了整个万宝商圈的消费氛围。
真正能留住人气的不是一次或两次购物的零售式消费,而是餐饮和娱乐的无购袋式消费——王健林的“无购袋式消费”理论,用来形容万宝商圈的复苏和崛起,再适合不过。
万达商圈
蜀
“万达所至,中心所在。”超群,但商圈的形成还是要仅用16个月建造,首通过时间和人气的积累,而日客流量超过30万的金融非一蹴而就。”福州大学管街万达广场,其标志性的理学院教授陈章旺表示,无“万达速度”、完美的开业时论是东街口商圈还是万宝间点、独特的商业发展模商圈,都是历经一定年限的式,无不让人瞠目结舌。仅积累才能达到如今的成就,凭一座万达广场,便拥有与因此万达广场的起点虽高,一整个商圈相当的号召力,但如何将市民对万达开业这正如蜀汉的猛将能臣,虽的兴奋所带来的人气保持数量寥寥,但每一个都身怀下来,才是关键所在。万夫不当之勇,筹经天纬地当然,深谙此道的王健之谋。林或许早已准备好自己的“不过,尽管万达实力“隆中策”,且拭目以待。
指点江山:
楼市助力商圈商圈“反哺”楼市
事实上,如今三大商圈的共同崛起,并非靠金逸或者万达自身的“力挽狂澜”,其关键因素,还在于楼市推动,随之大量人口入住,为商圈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流基础。“以万宝商圈的崛起最为典型。”融信集团营销总监吴昊说,金逸入驻只是个契机,而真正带动万宝消费力的则是金山入住率的提高,“现在的金山已开始‘觉醒’,有了人口基础支撑,再加上万宝商圈的交通路网更为便捷,无论是本着‘就近原则’的消费群体还是‘有车一族’,都喜欢到万宝消费”。
而对于万达商圈而言,还有其自身多年的商业地产开发经验支撑。吴昊强调,商业地产项目的后期经营极为关键,而万达广场在规划之初颇具前瞻性地将商圈系列配套全部补齐,并利用其自身雄厚的资源一一实现,“所以与普通的由住宅转战商业的开发商不同,万达广场的‘初战告捷’,既有外界因素,也是实力体现”。“所以,商圈崛起和楼市发展历来都是不可分割的。”陈章旺补充道,若缺乏商业配套,住宅地产亦难以生存,如今不少楼盘也借着商圈作为自身的营销卖点,这就是商圈“反哺”楼市的体现,两者若达到一个合理比例,就可进入片区发展的良性循环。
遥看大势:
多点开花从“三国”“战国”?
常言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历经一段时间的三方僵持后,未来的商圈将随着福州“东扩南进西拓北上”的战略规划,或呈现“多点开花,各据一方”的格局。“仓山万达广场、金山特易购、闽侯的奥特莱斯以及泰禾集团在五四北拿下的城市综合体地块,还有伺机入榕的SM广场、王府井等,随着这些商业项目的动工或入驻,各大商圈的辐射版图也会有相应扩张。”苏小斌总结道,甚至可以说,未来的商圈概念将逐渐淡化,“因为过去的商圈概念是以步行范围来划分,而地铁改造完毕、路网建设完善后,随着出行模式的改变,将会以交通路线来引导消费人群”。“从今年的土地放量来看,无论住宅还是商服用地,都呈现全面开花之势,这也引导了未来商圈人流量的分散。”苏小斌最后补充,自万达广场开始,以点“盖面”的单体商业形式将成为未来主流,区域集中式的商圈概念或将渐渐退出商业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