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性交易:金融街40亿受让中信城地块

   2011-01-06 21世纪经济报道4810

  2011年1月3日,金融街(000402.SZ)公告了一笔重磅交易。

  根据公告披露,金融街以40亿收购了北京中信地产拥有的北京·中信城B、C、D地块中规划地上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所对应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粗略计算,折合楼面地价20000元/平方米。与此比较,不久前CBD成交的6块商业用地,整体平均楼面价约为19524元/平方米。

  不同于华远地产(600743.SH)董事长任志强(博客)和SOHO中国董事长(00410.HK)潘石屹(博客)当年的“鸡蛋换粮票”。此次交易的主角既不缺钱,也不缺地。

  资料显示,北京中信城项目是中信地产重金在南二环内打造的百万平米大型综合体,该项目位于北京市菜市口路东南角,目前B、C、D三地块属于中信城配套商业项目,目前还在拆迁中,由北京中信地产负责土地一级开发工作。

  按照公告,金融街和中信地产将在2011年5月31日前签署正式合作协议,而40亿元收购款项将按三期支付,首期支付10亿元。金融街方面表示,此次收购将为公司提供北京核心区域的优质项目资源,符合公司商务地产战略。

  中信地产旗下三条产品线中包含住宅、度假、商业。据中信地产有关人士透露,目前中信地产已在全国超过20个城市布局,土地储备足够多年开发。“2010年公司的销售额将肯定突破300亿元。”知情人士表示。不久前,中信集团以63亿元的价格取得北京CBD核心区Z15地块。对于中信地产来说,既有央企背景的资金实力,也有商业地产专业开发团队。

  交易的另一方金融街,是家老牌国企。国企和商业地产的背景,决定了金融街一直是一家偏稳健的公司。据申银万国调研了解,未来,金融街战略方向仍坚持这点。截至2010年6月末,金融街持货币资金97亿元,资产负债率65%,净负债率33%,现金占借款总额的比例为64%,现金占短期以及一年内到期借款的比例超过150%。据知情人士透露,2010年金融街销售收入超过14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其中逾半收入来自北京区域。

  根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统计显示,2009年,北京住宅楼盘销售额超过30亿的项目有8个,中信城以44.95亿元摘得2009年北京楼市单个项目销售金额桂冠。

  在此背景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中信集团肯甘心将如此优质资源拱手相让?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该笔交易是政府主导的交易。从行政区划上,中信城隶属于原北京宣武区。2010年7月1日,北京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西城宣武合并。知情人士称,从总体规划考量,项目交给金融街开发更为合理,合作是双赢。金融街的控股股东是北京金融街建设集团,而实际控制人是北京市西城区国资委。如果直接由央企背景中信地产进行开发,央企的部分资本收益将直接上交给财政部。而交由地方国企金融街开发或持有,虽然创造的利润最终也要归国家,但同时可以为北京西城区贡献收入。对于现金较为充裕的金融街来说,购置了该区域优质的土地资源,有利于对其进行整体规划。中信城所在位置在金融街南区辐射范围内。

  2009年、2010年是金融街第二次转型的过渡阶段。申银万国分析师指出,和其他众多园区类公司一样,随着原有园区核心资源的逐步消耗,金融街也经历了两次转型业务结构调整(从土地批租向房地产开发、物业经营转型)和区域扩张(走出金融街)。北京金融街西扩和南扩都面临拆迁问题,进度不由金融街控制,从发展的角度,金融街必须进行区外扩张。

  中信地产的一位领导向本报记者表示,作为央企,中信一直是支持地方发展的,愿意配合当地政府。而在中信集团的业务范围中,地产只是一部分,不是集团最核心的业务,

  2010年3月,中信地产曾在北京夺得“地王”。一系列的“地王”事件曾将央企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而央企一方面为地方贡献土地收入,另一方面却饱受民众和同行指责,“满腹委屈”。

  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不久前曾公开表示,中国的国有企业有别于西方的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转型过来的企业,一直在竞争中发展。当前房地产公司中没一家销售额超过总额的百分之三四,行业本身也不存在垄断性。央企在土地开发中体现的责任感是在目前大型土地开发当中,都有配套的限价房、保障房屋。另外也参与了很多一级土地开发工作,为当地政府建设配套设施,从源头上提供更多的供给。“我们要有更多社会责任,赚钱不是我们唯一的目的。”常振明说。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481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