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外部形象危机”背后的人事之争

   2011-01-26 网易财经8130

  “所有负面新闻背后,均与家乐福的管理体系有关。法国总部给中国市场制定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目标,每年都是增长的。家乐福中国高层领导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对内拼命控制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对外使劲压榨供应商,所以造成了家乐福中国现在内外交困的局面。”一位已离职的家乐福中层管理人员告诉网易财经。

  近日,家乐福在国内频频被爆出“负面”。因对供应商征收高额进店费,引起中粮、康师傅、三九油脂的集体“抵制”;家乐福华东区员工已六年没有加薪,最基层一线员工的工资仅较高与上海市最低工资收入;在2010年关闭以西安小寨店为代表5家门店,收购的河北保龙仓整合进展也不顺利。

  “现在,上海总部发出命令,下边不一定执行,大多数员工没有工作积极性,整个体系接近失控的局面。”上述离职中层人员告诉网易财经。

  控制人力成本 造成大批优秀员工离职

  “在罗国伟上任中国区总裁之后,为了控制人力成本,家乐福中层管理人员这几年的薪资收入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是下降的。比如,华东区店长以前月薪在3万—4万之间,现在月薪只有1万多。所以许多优秀店长都辞职了。”一名熟悉家乐福的业内人士告诉网易财经。

  2007年1月,家乐福中国前总裁施荣乐退休,在南美洲阿根廷家乐福工作的罗国伟被“空降”至中国担任CEO。他也担任起家乐福在中国的改革重任。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深谙中国市场规则的家乐福实行“店长负责制”,总部只对宝洁、可口可乐等此类全国性商品负责采购,各个店长对自己门店的采购权、商品定价、促销谈判等“大权独揽”。这种灵活的模式在家乐福发展期效果明显,当其他外资零售还处在亏损泥潭时,家乐福已经在中国市场实现盈利。

  罗国伟上任之后,着手“权力回收”,在家乐福四个大区华东、华中、华南、华北下面设立以城市为单位的CCU,把门店原有的采购、促销、费用谈判权收到CCU,让CCU负责当地供应链管理。

  “其实,无论是以前的店长负责制还是现在的大区CCU负责制,从战略上来讲都是正确的,但是在执行上出现严重偏差,这才造成许多店长以及其他管理人员的离职,也造成家乐福今天的局面。”一名从家乐福离职的中层管理人员告诉网易财经。

  家乐福中国总部在对门店进行权力回收的同时,还试图降低店长的收入。“老店长以前月薪3万—4万之间,没办法瞬间降薪,就给他们制定很高的销售目标,根本不可能完成的销售目标,完不成任务,就没有奖金,也有理由降薪。另外,新提拔的店长月薪只有1万多,有时候还试图用这种方式‘挤掉’老店长。”上述人员告诉网易财经。

  据了解,之前的家乐福店长以及总监级别以上管理人员的收入,相比零售业内其他公司,都属于高收入行列。做财务出身的罗国伟,擅长控制公司运营成本,希望把家乐福的员工收入降至“行业平均水平”,结束“收入较高”的时代。

  除了店长,对其他人员也一样“厉行节约”,“比如,一个店原来共有300名员工,就使劲削减,最好能够减到200名。一些总监级别以上的管理人员,工资没有降低,但是年终奖逐年降低,甚至没有年终奖,其实是在变相地减薪。”一位曾在家乐福工作的人员告诉网易财经。

  对店长的“夺权又夺薪”,但是销售压力还增大,自然引起店长的不满。据了解,家乐福华东区的新负责人上任之后,被店长们痛批“不懂管理、不懂零售”,引发华东区2009年末至2010上半年的店长离职潮。

  家乐福近日又被爆出上海20家门店6000多名一线职工的收入长期徘徊在全市最低工资线。数据显示,从1998年至今,家乐福上海职工的实际月收入增长不到50元,而这期间上海的最低工资翻了3.45倍。对此,家乐福公共关系总监、新闻发言人陈波在邮件中回应网易财经:“家乐福上海员工的工资与当地行业水准持平。”

  “这种改革,造成体系混乱,无论是中层管理还是普通员工,很难拥有工作热情,没有人愿意对具体事情负责,甚至有的员工时不时违规,比如有媒体报道的腐败问题等。整体体系看上去是科学的,但是有偏差的执行使局面失控。”一名熟悉家乐福流程的人员告诉网易财经。

  压榨供应商 引发外部形象危机

  在北京的一家家乐福门店,在快消食品方便面那一栏,摆着今麦郎、五谷道场等品牌的方便面,并没有康师傅方便面。不过,中粮旗下的福临门花生油依然摆在重要的促销位置,

  日前,顶新集团旗下的康师傅方便面、中粮集团旗下的福临门花生油,传出因不满家乐福过高的进店费用而发生纠纷,使谈判陷入僵局。之前,家乐福曾被上海连锁经营协会评为收取进店费最多的零售企业。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813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