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集团第三代万达广场三次升级揭秘

   2011-03-12 新浪3850
    从2003年开业的八一万达广场,到2011年1月19日盛大奠基的红谷滩万达广场,万达商业地产在南昌从第一代单体店一举跃升为第三代城市综合体。当红谷滩万达广场以耀世气度呈现世人眼中之时,许多人不由拿八一万达广场与之进行对比:究竟万达广场第一代与第三代之间有何差别?红谷滩万达广场将会为南昌为CBD带来怎样的惊喜?带着这一疑问,让我们走进万达广场,揭秘万达广场的三次升级,深度解读其一次次脱胎换骨、破茧成蝶的过程。

 

  万达商业地产

  第一代单体店

  2001年,在济南、南京、南昌、长沙、青岛、长春等城市中心的黄金宝地,一栋栋单体楼拔地而起,在这些城市业已存在的黄金地段,在这些城市发展多年沉淀下来的核心商圈位置,这一栋栋总面积5万平方米左右、地上地下共五层的新商业业态的出现,引起了当时城市地产发展的极大轰动,一些分割销售的小店铺也在投资者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加上作为配套的停车场、用以吸引人流的超市、可以留住人流的电影城,这一新兴商业模式的出现在当时为很多资金实力雄厚的投资者所热捧。这些单体楼所涵盖的小店铺、超市等小综合业态的组合就是万达商业地产第一代开发模式的外在表现,也称“单店模式”。

  经营初期,在这些单体楼一层,在进行分割销售的小店铺外,经常能够看到,由于商铺经营品种的庞杂繁多,商铺经营权的分散以及管理职能的局限,小业主们只能单打独斗,卖力的为自己的产品摇旗呐喊,其间,还要担心被同在一个楼体里的另一些商铺“抢了风头”,在这样的竞争形势下,业主不仅要担心同区域以及同行业的竞争,还要担心同一地理位置下不同行业的竞争,人流混乱分散,严重影响了这些商铺后期的盈利,由此,万达商业地产第一代商业模式遇到了发展初期不可避免的艰辛,此时,一直对市场进行着密切观察和详细研究的万达集团很快做出了调整,提出了万达商业地产发展的第二代开发模式——纯商业组合店。

  万达商业地产

  第二代组合店

  看到第一代商业地产开发模式在实践应用中遇到的一些市场抗力,果断的万达人迅速调整“作战思路”,为烘托商业氛围和吸引更多消费者驻足而引进了更多的主力店和不同商业业态,利用各自的影响力形成相互之间的吸引力,最终形成一种对消费人群的巨大合力。此时,万达商业地产第二代开发模式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在表现形式上,万达商业地产第二代开发模式比第一代有了长足的进步,如项目规模上较之第一代有了两至三倍的增加,业态上也在超市、影院等基础上引进百货、电玩、餐饮、建材等多种业态和更多品牌店,最终形成一种纯商业组合店联合发展的模式。在当时的南宁、武汉、天津、哈尔滨、沈阳、大连六个城市,新一代商业开发模式的出现,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在经营中发现,主力店吸引来的大量人流、客流在走出百货店、超市等大经营场所后,并没有流向小业主的商铺,经营者们过高的期望值并没有如期实现。在后来总结经验时,王健林董事长一针见血的指出:万达的第二代商业开发模式仍然没有把握住商业地产的精髓,卖商铺绝不是商业地产!

  万达商业地产

  第三代城市综合体

  总结了第一代万达广场和第二代万达广场对于当时市场环境的不适应性后,万达进入了第三代万达广场的开发。

  在对第三代万达商业地产开发模式进行总结时,王健林董事长将其概念称为“城市综合体”。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在万达第三代商业模式下,万达广场可以称得上包罗万象,无所不能,一个巨大的综合体里有商业中心、五星级酒店、写字楼、公寓,也有酒楼、国际电影城、电玩城、KTV、健身中心等非零售业态,真正做到了购物、娱乐、休闲的多功能组合;同时,第三代万达广场中出现了王健林称之为“第三代万达广场之灵魂”的室内步行街。几大主力店不再各守一方,而是围绕这条室内步行街布局,步行街的每一层都通往各主力店,在任何一个平面或立体上,消费者都可以到达任何店内。在万达广场的整体布局上,这条步行街实现了建筑体平面立体的互动,成为万达在商业地产设计上的最大创新。在此基础上,各地万达广场都进行了适合本地特点的设计上的不同创新,确保了万达广场在开发建设上的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385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