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IMAX造中国第一院线,万达另有图谋
王健林演绎“盗梦空间”
编者按/ 万达迅速扩张,资金压力颇大,现有融资渠道又不顺畅。业内传闻万达与战略投资者签有所谓“对赌协议”,而且即将到期,因此王健林目前更像是与时间赛跑,与IMAX合作投巨资打造高端院线,提升其物业品位,也是向资本市场释放的新信号,希望强化投资者信心,以平稳度过扩张瓶颈期。
未来三五年内,谁将是中国电影界一言九鼎的大腕?
或许不是冯小刚,不是姜文,不是葛优,甚至也不是他们的幕后老板韩三平或王中军兄弟。而是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至少看起来他心里是这么想的。
因为这位地产界炙手可热的人物,牢牢掌握着中国票房收入排名第一的电影院线,而且他的胃口不限于此。
深度联手
截止到2010年底,王健林旗下的万达电影院线已拥有超过72家影城,不下600块银幕,占有中国近15%的电影票房份额。
它也是中国最早大规模引进IMAX(一种能够放映比传统胶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电影放映系统)影厅的电影院线,拥有国内最多的IMAX影厅。
近几年来,随着《阿凡达》等IMAX大片在国内上映,号称“终极观影体验”的IMAX深受热衷时尚的年轻观众青睐,已成为电影院线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这一切,使3月底万达电影院线与加拿大IMAX公司在北京宣告结成唯一的“紧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之举变得顺理成章。
按照约定,至2014年,合作双方将在国内投资共建至少75个IMAX影厅,加上已开业和在建的IMAX影厅,到时候,万达电影院线将拥有超过100个IMAX影厅,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IMAX运营商。
王健林透露,2011年开业的15个万达广场中的所有影城将全部配置IMAX影厅,年内还将对原有30多家万达电影城进行增设IMAX影厅的改造。到2011年底,将建成至少50个IMAX影厅,是前十年全国IMAX影厅总数的两倍多。
他强调,与以往万达电影院线出资购买全套IMAX设备不同的是,此次“紧密战略合作”将由万达负责影院建设投资,IMAX公司提供放映设备,双方根据票房收益分账。
“IMAX技术是个好东西,缺点就是太贵了,一套设备加上影厅就要人民币至少2000万元。”王健林说。
据了解,IMAX技术开发出来已有数十年,但到目前为止,全中国此类影厅不到20个,而全球市场上一共也只有500余个。
醉翁之意
与IMAX公司签约仪式刚结束,王健林甚至连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都没参加,马上乘私人专机飞赴青岛,他要与当地市政府要员见面,商谈项目合作事宜。
自2008年前后起,万达广场在全国急速复制扩张,仅2011年预计将开业的广场就达17个、酒店12家,风头正劲的王健林,俨然已成为中国地产界尤其是商业地产领域的“新教父”。
在解释为何耗费巨资打造电影院线时,王健林说,万达广场有一个特点,主力店相对于零售店比重比较大,百货、电影城、超市、卡拉OK、电子游戏等非零售业态,一般都占总营业面积五成以上,餐饮类的比重也比较大,它们为顾客提供了丰富的业态选择,开业初期有利于积聚人气。
他说,万达广场一开业就容易火起来,因为我们愿意以较低租金吸引非零售业态进入,而一旦经营稳定以后,租金的成长空间还是很大的,有些购物中心的招商部门和运营部门不懂这个道理,大量引入同质化的服装和珠宝类商家,虽然租金起点高,却不能为顾客提供一站式购物娱乐休闲服务,缺少足够人气,往往就后劲不继了。
“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老百姓,企业进来投资一处大型商业物业,他们当然都欢迎,但要是开业以后好几年都惨淡经营,既带不来税收,也形不成商气,人家就会失去耐心了。”王健林说,“说穿了,这是赚快钱还是赚慢钱的差别。”
万达模式的争议
地产及金融业独立研究机构北京贝塔咨询中心合伙人杜丽虹说,万达模式实际上是香港新鸿基地产(0016.HK)模式的变形,即都是“以售养租”,出售大型商业中心配套住宅及部分零售商铺回笼资金,以支持商业物业的长期经营,最终获取租金回报。
她说,新鸿基通常是在黄金地段拥有成熟物业,租金很可观,而万达更多是依靠前期廉价拿地来获得销售利润,这可能使它面临更高的财务风险。
一位熟悉万达的不愿具名人士称,万达近几年如此高速扩张,又投入大量资金建设IMAX这样的高端影厅,不可能没有资金压力,市场传闻王健林与某些战略投资者签下所谓“对赌协议”,相信也不会是空穴来风,不过万达自身持有的物业股权比例较高,必要时可以部分出售,以化解现金流风险。
这位人士认为,万达模式的优势在于快,一个万达广场从拿地到开业往往只要14个月左右,这是任何其他开发商,特别是决策过程谨慎繁复的外资企业无法想象的,而且它在城市次中心区域大面积低价拿地,以最快速度组合院线、酒店、百货、卖场等业态建成开业,可迅速提升周边商业气氛,极受重视短期政绩的地方政府官员欢迎。
但万达模式的最大弱点,是大规模快速复制之下,商业业态组合比较单一,缺少个性和变化,给人的印象是体量足够庞大,但卖的都是“大路货”,因此商场租金水平不高,一直无法赢得海外投资者的青睐,后者不太在意物业本身的升值,反而十分注重商场长期运营的租金回报率。
“总体而言,在国内众多商业地产企业中,万达是较早走上正轨的,其战略也比较清晰和稳定,现在问题是要强化投资者信心,平稳度过扩张瓶颈期。”上述人士说,“王健林需要的是更多一点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