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块钱的货只收回了半箱火腿肠,供货商有苦无处诉。
在德州维系了7年之久的大超市,就这样退出市场,成为德州市民的一个记忆。它的退出是必然,还是偶然?是自身经营使然,还是无情的市场做了推手?对此,本报记者梳理了保龙仓退市的前前后后,采访了一系列业内人士,看他们如何看待这一经济现象透射出的经济信号。
曾经辉煌>>
北园路上的“购物天堂”
“主要感觉那儿的货便宜、低档,去了也买不到什么好东西。”小杨说,开始挣钱后,他和女友买东西不再是光看价格了,所以保龙仓不再是唯一的选择了。
赵女士说,她住的北园小区是老小区。北园路还没有改名为大学路的时候,她就已经住在这里了。去年,她经常步行走到对面,在保龙仓超市里挑选生活必需品。如今,她只能走到大学路银座或者附近的北园市场买东西,但很难再碰到像保龙仓那样购物的地方了。
“银座的东西贵一些,保龙仓还是挺合算的”,在大学毕业生小杨看来,保龙仓的好处就是,可以在超市里买到批发价的商品。
但这只是他曾经的记忆,因为他毕业后已经很少去保龙仓买东西了。当记者提起的时候,他才知道,保龙仓已经关门了。“骑着自行车带着女友去那儿买东西,看来要成为永远的记忆了。”小杨说,他有些怀念。
小杨告诉记者,他2004年到德州上大学,毕业后在德州经济开发区一家企业上班。上学时,他经常带女朋友跑到保龙仓买东西。
“那时候就为了省钱。”小杨说,那时候保龙仓也热衷于在学校搞促销,加上保龙仓离学校比较近,同学中很多人喜欢去那儿购物。2008年,小杨在德州学院毕业后,在经济开发区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就再也没有去保龙仓买过东西了。“主要感觉那儿的货便宜、低档,去了也买不到什么好东西。”小杨说,开始挣钱后,他和女友买东西不再是光看价格了,所以保龙仓不再是唯一的选择了。
突然歇业>>
大年三十贴上了封条
“2009年9月30日,银座大学路开业,两家超市相隔几百米,很多人就开始不看好保龙仓了。”整个2010年,供货商马先生给保龙仓的供货并没有增长多少,反而是积压了不少款物。
长长的封条封住了超市的卷闸门,门前偌大的停车场内,没有多少人和车,只剩下斑驳的自行车停车架躺在地上……这种情景,一直从去年除夕夜,持续到现在。
保龙仓超市门口的一家男装店是超市一楼唯一营业的门店,尽管店主蔡女士对所有的衣服进行打折处理,但仍少有顾客光顾。
2月23日,本报记者接到保龙仓供货商的热线电话后,到现场看到上述情景。4月7日,记者再次来到保龙仓时,店主蔡女士仍守在店内,等待保龙仓方面给她做最后的清算。
“去年年前,就听说保龙仓要关门了,腊月二十几的时候,又说‘不关了,明年继续经营’。”在蔡女士店内,供货商窦女士说,去年腊月,保龙仓的经理还不停地催他们继续供货,没想到除夕夜贴上封条后,再也没有撕下来。
保龙仓超市用房的产权方是德州市人防办。人防办工程管理处的王先生说,大年三十晚上9点,保龙仓的人发短信告诉他,超市关门了。之后,又说大年初九开业,后来还说正月十六开业,直到现在,再也没有开业。
“2009年9月30日,银座大学路开业,两家超市相隔几百米,很多人就开始不看好保龙仓了。”整个2010年,供货商马先生给保龙仓的供货并没有增长多少,反而是积压了不少款物。在马先生看来,房租水涨船高及以银座和德百为代表的集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商场加快布局步伐,是保龙仓退市的外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