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成本提高 中国零售业下半年形势严峻

   2011-07-15 中国商报·超市周刊5280
   日前,2011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公布,对于众多零售企业来说,这更像是一组“危情报告”。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消息,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4%,对照历史数据,CPI涨幅创出三年来新高。

  央行几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数次加息,目前看来,阻击通胀的效果并不明显。以宝洁、联合利华为代表的制造业纷纷对商品进行涨价,商品单价虽然提升,但让零售企业“欲哭无泪”的是:高通胀却抑制了需求的增长。

  一方面,人力、房租、水电、营运等成本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消费萎缩”的宏观形势成为猛虎拦路,来自一份调查报告的预言更是雪上加霜,当下乃至未来2至3年,零售业还将迎来门店物业租赁大批到期,续租成本上涨甚至超过100%。

  “零售业利润压力加剧,下半年形势或更严峻,这确实不是一个玩笑。”但零售业资深人士、深圳新摩尔商业管理公司总经理熊杰的态度却保持乐观,“经历过金融危机的严冬,零售业早就具备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魄力,从源头上控制成本、在细节中提高效益,相信每一个企业都能完成一场精彩的‘危机自救’”。

  两条腿走路

  去年7月,联华成为“续租租金飞涨”之下的牺牲品,忍痛关闭苦心经营了10年的上海徐家汇港汇广场联华生活馆。有消息称,相比10年前1.75元/平方米/天的租金,如今已经飙涨至12元/平方米/天,这近8倍的租金涨幅实在让联华难以为继。

  2011年4月,吉之岛挥泪撤出广州中华广场,无独有偶,同样因为“租约到期”的问题,地处广州中旅商业城的百佳超市也全面撤场。

  “最悲壮”的要数成都太平洋春熙百货,尽管情愿出让50%的利润再续签租约,但扎根春熙商圈7余年的太平洋春熙新馆最终还是因为物业问题谈不拢,而惨淡离场。

  大润发北京民族园店店总刘正诚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卖场平均3到4年就会进行一次升级改造,但越签越短的租赁年限意味着,只有确保能续租,企业才敢重装门店。为此,有零售企业甚至成立了专门的部门,提前两三年就做起了业主的工作,争取让门店能够安安稳稳的“活”下来。

  放弃一家老店,对品牌的负面影响毋庸置疑;但面对涨得离谱的租金,如果硬扛,也让企业不堪重负。坚守还是撤退?难道没有第三种可能?

  安徽红府超市设计总监谢尚东的观点是:“为保证企业有效、持久、良性发展,通过自建物业和租赁物业相结合的方式是一种较好模式。”

  公开资料显示,如果企业自有物业,运营成本会比租赁物业低30%至40%。

  “为了支持中国业务的增长,我们在2007年就成立了TESCO地产公司,作为设计、开发、招商和运营乐都汇购物广场的独立公司,从而在未来规划方面具有更大的自主权”。TESCO中国地产公司首席执行官霍兰乐在接受采访时,欣然为记者展开了一幅TESCO自建物业方面的精彩规划。

  实际上,采用“承租+自建”两条腿走路的模式,已经成为诸多企业的共识。华润苏果每年拿出10亿元,作为物业购置资金;2010年末,沃尔玛实现首个买地自建项目——大连山姆会员店;而家乐福在与河北保龙仓成立合资公司时,也打定了“以商业地产模式在河北发展”的主意。

  “相比零售大佬们的大手笔,中小企业因为现金流问题无法直接复制。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可以通过合理的资金管理,可以用部分现金流来解决一小部分物业自购。”谢尚东坦陈,“如果我们能做到10%的物业自有,就能很好保证企业长期持久发展。”

  零售行业专家刘文烽表示,尽管目前门店租赁到期的压力更多体现在中小超市身上,但未来中小超市可能是“最终胜利者”。

  “因为大卖场未来只有两条路:”化整为零“或向郊区发展。而真正能在市区内活下来的将是面积较小、单店毛利高的社区超市、便利店等业态。”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528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