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追求“洋品牌”是精明不是挥霍?

   2011-07-24 红网9160

  如果不是《每周质量报告》引爆了达芬奇的“造假门”,人们至今还沉迷在这个天价“洋品牌”编造的奢侈谎言里。有媒体称澳优奶粉公司总部实际上是湖南的一家贴牌商,澳优奶粉只是“披着国际化外衣的‘假洋鬼子’”。

  所谓“洋品牌”被媒体揭了老底,受伤最大的恐怕不是伪造出产地、炮制“洋品牌”的厂商,而是被蒙蔽双眼,花了冤枉钱的消费者。就算买得起达芬奇的人“不差钱”恐怕也不想当冤大头吧?据报道达芬奇家居也有难闻的气味,“欧洲标准”的缺斤短两。用着不舒坦,但看着富丽堂皇是肯定的,好歹还能让天价家具充门面,客人来家里做客还能炫耀一下。媒体曝光后,要是现在还靠达芬奇“炫富”只会被人耻笑,让人背后说是傻帽。

  报道说,达芬奇一张床,厂家成本3万元,出国溜一圈就身价倍增,卖到国内就卖到30万的天价。不过在我看来,哪怕是卖价3万元的一张床都非常高档了,更别说是成本价,从成本来看,达芬奇的家居即便是东莞制造的国货也未必那么不堪。中国人是不是更青睐洋货呢?其实未必,不管是不是洋品牌,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是更多中国富人的选择。国产的红木家居也是非常昂贵的,越是中国传统、有中国特色的卖价更高,如明清时的古董家具今天价值连城。另一方面,红木家具的原材料也物以稀为贵,有升值空间,一些如黄花梨、紫檀、大红酸枝等经历几百、上千年成材的木材,面临资源枯竭现象,吸引大批红木家具爱好者购买收藏。同理,达芬奇家具不是也号称使用的原料是意大利名贵木材白杨荆棘根嘛。那些卖赝品、卖非实木家居的商人至少对保护珍稀树种做出了贡献。

  我们批评同胞们买“奢侈品”挥霍金钱太盲目,有时候这样的指责未必公允。一般来说,大品牌、高价格的所谓“奢侈品”品质更好、更耐用。据介绍,海派清口掌门人周立波早跨入富翁行列,在生活中他也很“海派”——小心、精明、会算计。他习惯随身携带计算器,花钱之前会掏出来算一番再决定买不买。他算的是CPW,就是每次使用这个东西的成本。他将没买车的钱用来买了一块劳力士。按照劳力士最低可以使用50年计算,可以戴18250天,每天的CPW不到22元。如果买车,车一到手就开始贬值,而劳力士则是官方保证可以每年增值10%的。如果真能戴满50年,这块表可就变成古董表了,而一块劳力士的古董表价值是超过100万的。CPW低,残值比买价还高,周立波认为买劳力士很值。

  媒体总是报道国人在海外疯狂“血拼”奢侈品的景象,我觉得这未必证明中国人太有钱、太敢花了,反倒是传承了中国人精明的特性。前面说了,奢侈品往往品质好更耐用,还有升值空间,一个限量版的名牌包包二手还能卖个好价钱。中国游客在国外抢购奢侈品,很大原因是同样的品牌国外比国内卖得便宜得多,还有很多款式国内也买不到。不少中国人其实难得出次国,出国采购的战利品越多感觉也越是捡便宜了。一次买几个名牌包包,很多时候是帮别人代购,未必是自己享用。以前曝光了上海从事金融的富翁为了儿子结婚到香港血拼,嘴上还说不贵不贵。除了购买比国内更便宜的东西外,这家上海人都是住经济酒店,吃大排档……我们要看到“血拼”奢侈品表现的背后。真正的富人出国旅游真的是去玩去放松的,而不是长途跋涉,大包小包搬运,排队人挤人的受罪。真正的有钱人住高档酒店,享用异国美食,因为买奢侈品的机会很多,反倒是对洋品牌的“便宜折扣”很淡定。

  有时候分不清消费洋品牌的中国人是奢侈浪费还是精明节俭,但对“中国制造”的信任危机越来越刺痛国人的心。很多人追捧洋品牌不是崇洋媚外,更多出于被逼无奈。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以后,有多次曝光国产奶粉的质量问题。有的年轻的父母们勒紧裤腰带也要给孩子喝上“洋奶粉”,否则成了“后爹”、“后妈”。要是国货争气,相信更多理智的中国人也会选择价廉物美的商品。

  《南方周末》日前采访了中国“服装首富”周成建,他坦言在树立品牌时交了不少“学费”。他们今年提出“我是新国货”的口号和推广活动,令业界吃惊。要知道他旗下的Metersbonwe和ME&CITY一直都给人“洋品牌”感觉,有的消费者还冲着美特斯邦威的洋名去的。人们担心“我是新国货”,这是否会显得突兀甚至适得其反呢?我认为“新国货”未必是个新错误,其实中国人并非是盲目的“过度物欲主义”,骨子里精明得很。只要品质有保障,穿着不掉价,使用这个牌子有自信,不但能占据国内市场,还会像ZARA、优衣库、h&m一样风靡全世界。

  (来源:红网)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916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