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超市发李燕川:三招盘活社区超市

   2011-09-02 《新领军》杂志3100

  它是北京首家涉足社区超市的企业,它在现任总裁上任的2000年时,年销售额仅有12亿,而到2010年则达到了32亿,今年更是将目标锁定在39亿。这家根植于北京的区域零售领军型企业,其成长的妙招是什么?

  它是北京首家涉足社区超市的企业,它在现任总裁上任的2000年时,年销售额仅有12亿,而到2010年则达到了32亿,今年更是将目标锁定在39亿。这家根植于北京的区域零售领军型企业,在社区超市领域做得风生水起,如今已经走出北京,向以北京为中心的河北张家口、宣化、承德等商圈扩展。

  这家企业就是北京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总裁的李燕川是如何让超市发成为社区超市的领军者的呢?

  第一招 精准选址

  对零售连锁企业来说,选址至关重要。由于超市发主打的是社区便利店,它选址的基本标准就是“不会非常大,也不会非常偏远”,而且密度要适中。

  在店面的大小选择上,超市发坚持只要该区域的居民能支撑超市发的新店就可以,比如某区域有一两千户人家,李燕川就认为开一家六七百平米的店面就足够,如果有一万多户,超市发则会相对应地开一家四五千平米的店面。而在开店之前,超市发都会先期研究该区域的原有超市格局,根据竞争对手的现有状况决定自己的店面是要大还是要小一些、品类该如何与他们进行差异化等。“我们不像一些别的零售企业,一年要开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店,我们一年也就开七八家,我们开店的原则就是开一家成一家。”

  社区便利店的位置与大型商超有很大不同,不能偏远必须要便捷。同样业态物美便利、迪亚天天和华普等企业,他们在选址时,更偏向于有停车场的地方,因为他们认为目前很多消费者会开车购物。李燕川告诉《新领军》,超市发选址的地方也许没有停车场,也许没有以上三家企业的店面面积大,但是超市发的定位并非是给开车的顾客服务,而是给走路5分钟或10分钟就能到达超市发店里的顾客服务,现在北京市提出了一个“15分钟商圈”的概念,超市发多是遵循这个概念在选址。

  而对于社区店的布局密度上,李燕川有自己的理解。相对而言,北京作为商业成熟度极高的城市,有些地区已经趋于饱和。据李燕川介绍,曾经有几家望京地区的房产商找到他,要超市发在望京开店,经过考察,李燕川发现望京已经有家乐福、沃尔玛、京客隆、易初莲花、华堂、物美等门店,而且从购物中心到社区便利店各种业态一应俱全,最终,超市发放弃了在望京开店的想法,“那儿太满了,已经没有必要了。”但从整体上来看,以北京为核心的区域市场依然有着很大的布局空间。一方面是现在商业还不是很发达的地区,比如从去年到现在,超市发在海淀区北安河以北开了5家店,至今,这5家店的运营状况比李燕川预想的还要好。在超市发开店之前,北安河以北基本上没有超市,那一带的消费水平低下,居民也多为农民,但李燕川不认为如此的商业环境就不能开店,“消费水平低不代表农民不追求好东西,其次,要带动农民去超市买东西,丢掉去地摊或小卖店买东西的习惯。”另一方面是新建小区。只要有新小区建成就会有新的社区超市的布局点。

  先区域领军,再向外扩张,是超市发坚持的布点节奏。已经在北京成长为区域社区超市领军企业的超市发,也把目光瞄向了正在被政策力挺的环首都经济圈,其在河北承德和张宣(张家口、宣化)地区的社区超市表现不俗。相比于华普等在这些地区的不佳表现,超市发坚持了在外阜布点选址的自有法则:那就是沿线布局,连成线,连成片,李燕川表示,这一策略的优势在于首先降低了运输成本,配送中心沿线就可以依次配货送达,第二,由于各店之间可以形成局部的数量优势,能够在一些促销或者其他活动方面形成规模优势。

  第二招 锁定不同人群

  有了“合适”的店面选址,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调整商品结构以适应顾客需求。

  据李燕川介绍,超市发的商品结构与家乐福、沃尔玛等商超顾客开车去一次性购齐的品类不同,通过超市发做过的市场调查显示,超市发的顾客,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一周之内到店里4、5次的很多,达到固定客源的70%甚至80%。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310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