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和投资第四次并购北京商业地产项目 将出击上海

   2011-09-09 时代周报6160
    住宅商品房市场屡被“打击”,却成为商业地产的“东风”。作为中国首只人民币商业地产私募股权基金,成立于2009年10月的高和投资借此“东风”扶摇直上。近日,已完成3宗并购项目的高和投资,第四次出手,依然是商业地产项目。

  据了解,高和投资此次收购的项目是位于北京东三环核心位置的博瑞大厦写字楼底层商铺,1万多平方米。并对此“资产精装修”,统一定位,并启用案名“高和萃”。

  高和投资之前运作的项目,从收购到销售,均在9个月之内完成。对于“高和萃”,高和投资董事长苏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依然将采取快速营销的战略,此外,高和投资在上海、北方二线城市也正在洽谈一些商业项目。

  商业地产稀缺的机会

  伴随着调控的不断深入,住宅地产的宏观环境,也由调控前的“和煦的春风”变成了目前的“刺骨的寒风。”

  2011年上半年,北京住宅月成交量下降到月均76万平方米,接近2008年的月均75万平方米,而2009年、2010年的月均成交量分别为157万平方米、102万平方米。

  住宅地产“着凉”了,商业地产的价格则“升温”了。北京地产业界有一说法,北京市曾把1000万平方米的商业用地改为了住宅用地,就此造成目前商业地产项目的稀缺,这从北京写字楼的供应量上就“可见一斑”。世邦魏理仕资深董事总经理金勇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2006-2010年,北京写字楼市场的平均供应量是70万平方米/年,因前几年商业用地供应较少,2011-2015年的平均供应量将锐减到30万平方米/年,而2011年、2012年的供应分别为40万平方米及不足10万平方米。

  供应量减少,价格随即上涨。据世邦魏理仕公布最新数据显示,北京写字楼租金近半年上涨超过20%,而价格也出现了快速上涨的趋势。金勇表示,目前北京写字楼的租金不仅超过2008年的最高水平,更是超过了上海写字楼市场的平均租金。

  就北京商铺市场而言,苏鑫认为其价格明显偏低,有较大发展空间。“北京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际贸易城市,商住比为1.41,不仅远远低于国外一些发达城市,更是低于国内的一些二线城市。”据悉,济南、西安、大连一些区域的商住比为2.22、1.93、1.72,均高于北京市的水平。

  写字楼和商铺市场充满了机遇,该如何抓住?在信贷紧缩的背景下,苏鑫想到了房地产私募基金。实际上,人民币基金在中国的历史十分短暂,至2007年,合伙人法出台,基金才具备合法地位。此前,有媒体公布数据显示,房地产基金规模或已达500亿元以上,尽管,规模仍较小,但其规模已接近房地产信托。而在信托再次受到政策限制的背景下,基金还有可能得到进一步快速发展。

  在如今如雨后春笋般成立的各类基金中,高和投资是最为引人关注,也是少有的完成多个投资案例的基金公司。这与高和投资对住宅市场受到调控后,商业地产触底反弹的准确判断有关。

  从收购到销售均在9个月内

  成立不到两年,团队仅有十几人的高和投资,即非国企背景,也未曾上市融资,却以闪电的速度,在北京成功运作四个项目的收购,业内媒体甚至称其为“闪电基金”。

  成立1年之内,高和投资便已在北京成功运作了三个重要项目的收购。2010年1月,高和投资通过私募基金,收购了新加坡凯德置地集团旗下的凯德华玺项目整体商业,该项目位于北京二环路内朝阳门内大街,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高和投资在收购后,迅速完成整个项目的统一招租和整体出售。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616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