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火车站客流削减六成 “不夜城”商圈黯然失色

   2011-09-15 东方网3580

  据《劳动报》报道,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火车站客流削减至三分之一,不再24小时运转。没有了大客流支撑,原本倚仗火车站而崛起的“不夜城”商圈也逐渐黯然失色。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各单体商厦规划各自为政,定位已跟不上时代步伐,目前仍是市级商业圈之一的“不夜城”,曾经创造的辉煌也不复存在。

  曾经大客流不复存在

  随着铁路的发展,上海站带动了周围的商机,“不夜城”商圈的轮廓逐渐清晰。“不得不说,在没有地铁之前,不夜城的发展得益于铁路的客流。”一位业内人士说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铁路上海站的投运,不夜城商圈红火一时,崛起了诸如环龙商厦、名品商厦、心族百货等一批颇有知名度的大中型百货,其中,环龙商厦还一度创下了年度评效全市第三的纪录。不夜城商圈是上海商业传统意义上的“四街四城”之一。

  当时上海只有一个火车客运站,人们习惯称之为“新客站”,也就是位于闸北区秣陵路的上海火车站,该站的日客流高峰曾经到达过20万人次以上。2006年,位于徐汇的南站投入运营,三分之一的客流从上海站转移。去年,上海虹桥火车站投入运营,成为上海三大火车站之首,上海站客流仅为原先的三分之一。因旅客的减少,上海火车站的站区不再24小时运营,首班车5时55分,末班车为23时48分,这里再也不是“不夜城”。铁路上海站有关负责人坦言,根据人们出行习惯的变化,还有铁路提速,除了春运加开临客,半夜凌晨已没有必要开行列车。

  单体销售额逐年滑落

  上海站客流和功能的变化,使得不夜城商圈也受到了影响。再加上新兴商圈的迅速崛起,这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逐渐退出沪上知名商圈的主流,百货业态唯有太平洋百货坚守阵地。但是,太平洋百货在火车站的这家分店,从2006年开始,每年零售额逐年下滑。

  在市商业信息中心的“上海市百货店(单体)零售额20强”榜单中,2006年太平百货不夜城分公司排名14位,年零售额4.07亿元;到了2008年排名未变,零售额跌至4.02亿元;去年,排名只有16位,零售额仅有3.66亿元。

  或许,太平洋百货不夜城分公司的数据过于单一,但也从侧面反映了整个商圈的现状。记者从一家专门统计商业信息的研究中心了解到,每年节假日都会对本市著名商圈的零售额进行统计、排名,而近些年这些排行榜中已不见“不夜城”的身影。

  已筹划再次“变脸”

  “每个商厦各自为政,没有系统规划,百货商厦的定位也跟不上时代。”一位业内人士坦言,随着时间推移,心族百货易主为友谊服饰批发城,环龙商厦改为经营婚纱和摄影器材的专业市场,名品商厦则呈现出业态不清的情况。

  市商业信息中心首席研究员齐晓斋告诉记者,“不夜城”仍是上海十二个市级商圈之一。“上海站区的交通组织有待完善,这一点对于商圈的发展很重要。”齐晓斋分析,上海站的围栏很多,阻碍了客流正常通行。另外一方面,这些商厦各自为政,应该建立一个“连通体系”,促进客流进入商厦。“客流减少并不一定会影响商圈发展,因为各地旅客仅占目标客户的一部分。周围还有不少商务楼宇、高档住宅区,应该引导这方面的人流消费。”

  记者了解到,不夜城已在谋划“变脸”,未来将以宝矿国际广场为中心,延伸到普济路、天目西路、梅园路合围区域,建设融合品牌购物、时尚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档休闲购物广场,构成不夜城地区商业中心,整体环境、功能定位及区域品质都将得到全面改善和提升。

  (王玉君)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358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