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廖杰华 本报获得的信息显示,中海地产将于11月中旬正式发布其商业地产品牌,地点位于上海。届时,中海地产将在全国范围内同时推出5个购物中心——“环宇城”,2013年开始将陆续投入运营。
鲜为人知的是,一向不声不响的中海地产已储备了庞大的商业地产项目,并建立了完备的商业地产产品线。
数据显示,中海地产已投入运营的商业地产面积高达31万平方米,年租金总收入2.9亿港元。更大规模的在建、待建项目合计超过230万平方米,大部分将在未来1-4年内陆续落成启用。据称,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全部持有,对外销售的部分并不计算在内。按此概算,预计从2015 年起,全部投资物业每年将能提供不少于12 亿港元的稳定租金收入。
在产品线上,高端商务写字楼、购物中心(购物中心或商业综合体)及星级酒店的三条产品线已经齐整,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商业地产管理体系。
中海内部人士称,中海的商业地产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而香港本身就是一个大型的综合体。在这20多年中,中海逐步建立起足够大的现金流平台、可复制的成功商业地产模式,并能从资本市场获得持续的融资支持,而且地产市场处于长周期的上升阶段。
20年积累
中海发力商业地产既不是空穴来风,也没有大张旗鼓。如不是遍布全国的五大“环宇城”进入到招商阶段,很少有人会知道中海已经在商业地产上走了这么远。
中海高层第一次在正式场合提及商业地产是在今年“两会”期间。今年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外集团总经理孔庆平表示,中海今年将加速商业地产的拓展。
孔庆平表示,目前商业地产已成为中国海外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希望能够占到公司整体盈利的20%,而现在占的比例还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
2010年年报显示,以北京中海广场、中海地产大厦为代表的一系列商业项目合计31万平方米已进入成熟的回报期,为2010年贡献净利润2.9亿港元。
和万科、金地等巨头近两年先后宣布发力商业地产不同,起家于香港的中海在商业地产已历练20多年。
资料显示,中海的第一个商业项目是上世纪80年代位于香港湾仔地铁站口的中国海外大厦。此后中海陆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发展建设并持有了部分商业地产物业。中海商业地产在业界一直不引人注目,一则是其住宅很强大,二则是目前已经投入运营的商业项目主要以写字楼为主。
几年前,中海地产已确定了以住宅地产为主、商业地产为辅的业务架构。当时,中海地产内部文件对商业地产的表述是,将适当投资、吸纳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内的商业地产项目,持续提升商业地产比重以获得长期稳健回报。
于2010年年底竣工的北京中海地产广场是近期落成的项目,其为中海地产增加了投资物业9万平方米。另一标杆项目北京中海广场的招租情况亦十分理想,目前出租率已超过95%。
产品布局
本报获得的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中海地产已投入运营和在建并计划持有的商业物业面积高达260万平方米。
中海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中海的商业地产分为三条产品线:包括高端写字楼、购物中心及星级酒店。
其中,高端写字楼系列已成熟,这些写字楼主要分布在香港及内地一、二线城市,以香港“中国海外大厦”及内地各城市“中海广场”、“中海国际中心”、“中海大厦”为代表,组成“中海系”甲级写字楼序列。
在已运营的项目中,最有名的要数地处北京的中海广场。该项目为国际甲级写字楼,位于北京CBD核心区,毗邻长安街、东三环,与新央视大楼相望。
“中海广场是北京高端写字楼的代表,其客户以国际、国内知名大企业为主”,记者调查显示,中海广场进驻的著名租户包括:日本丰田中国总部,占据超过10个楼面、近半栋大厦;法国航空、荷兰航空、美国迪士尼等世界500强企业;英国BBC、印度Infosys、美国IMS、法国液化空气、香港建设等行业知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