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链的断裂,让孙池“含着泪光的梦想”最终难逃传统书店业颓败的大势。
日前,孙池对媒体证实,经其一手创立的光合作用书房(下称“光合作用”)位于厦门和北京的直营店全部歇业。
光合作用曾被视为传统民营实体书店转型成功的经典案例,辉煌时期在全国设有30家连锁书店。
“光合作用的倒闭是注定的。”昨日,国内知名出版人路金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梦想书店集体关门
28日傍晚,永正图书公共编辑部主任张晓星发布微博称,光合作用书店高层全部辞职,厦门办公室搬空。其在微博中所附的图片和文字显示,北京光合作用五道口店和现代城店从当日下午开始被供应商包围,被索讨书店所欠款项。次日,厦门媒体也报道,光合在厦门的剩余5间分店也全部关闭。至此,光合作用在北京和厦门的直营店全部关闭。
光合作用创始人孙池对媒体回应称公司只是歇业,并非关门。不过其证实公司高层已在她的建议下辞职。这意味着尽管通过转型晋升为国内民营图书连锁老大,但其仍未逃脱行业“魔咒”。
公开资料显示,光合作用书房是一家总部位于厦门的书店连锁企业,其主要经营图书、咖啡、音乐等。公司在2008年进入顶峰时期,其在北京共有15家分店,全国则有30家,跃升为中国民营书店第一品牌。
光合作用书房销售的产品主要是畅销类的图书,此外,还包括许多文化类产品,如CD、文具等。孙池提出了“悦读”这一生活方式,图书大都是畅销书,店内环境设计十分温馨,意在打造“第二个书房”。
这种体验式消费曾给光合作用带来了不错的利润。孙池曾对媒体透露过,在扣除物流、人力、房租的成本之后,图书销售的净利润率约在3%。其他相关的文化产品,包括CD、杂志、文化用品等“非定价产品”的毛利率至少要比书籍高出10%,销售额占总收入的60%左右。
在行业内书店关门约半数的困局下,这份成绩单让孙池曾信誓旦旦地公开表示,自己不会担心网络图书销售的冲击。
被资本抛弃
眼下,光合作用的资金链却已悄然断裂。
日前,孙池无奈地表示,近三四年,书店的房租、水电等成本急剧上涨,光合作用的销售却连续4年下滑,今年更是下滑了40%。这导致光合作用的资金问题突出,拖欠了不少供应商的款项,而她正在香港跟投资方商谈一笔融资方案。
“光合书店并未逃脱全球实体书店快速萎缩的命运。”路金波透露,尽管近几年图书价格不断上涨,图书零售量的增幅达5%左右,但书店的人工和房租两大最主要成本达到50%以上,光合作用作为一家民营书店,其无法像新华书店一样自购物业,更是遭受到这种成本压力。
而针对业界质疑光合作用的扩张速度过快问题,路金波认为光合作用必须走扩张之路。“连锁企业必须靠规模赢得市场,且只有规模足够大,才能均摊管理成本和采购成本。”不过遗憾的是,光合作用是民营性质,无法获得银行贷款或其他融资渠道的青睐,其自身又缺乏足够的资本进行扩张。
同时,传统电子商务的冲击还在快速分流实体书店的市场。路金波举例,其所在的出版公司是全国大型的出版社之一,从2008年以来,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图书年均增幅达100%,目前,电商渠道在出版社总体的市场占比从以往的不到5%,增长到35%以上。
而如今,除了亚马逊中国、当当等图书网站外,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传统电商已正式跨进图书销售行业。在资本市场,传统电商还备受青睐,阿里巴巴、京东商城先后获得大量注资。光合作用也许注定陷入“死局”。
转型之难
除了行业冲击的外因外,光合作用的管理体制似乎也并不尽如人意。
该公司一曾在北京分店工作过的员工在网上透露,书店通过本周销售排行榜的方式引导顾客阅读,但在排行榜的制作方式上却并无任何数据依据。员工根据自己的选择,随性挑选后交给店长,店长再根据各自的喜好随意增减。此外,公司的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图书经常被盗,员工偷窃书款等现象很严重。”本报欲就此事向孙池求证,但其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而咖啡馆作为书店另一主营业务,似乎对业绩的贡献也不大。一业内人士透露,光合作用的咖啡每杯售价约15元,但其口感一般,咖啡一般作为顾客买书后的赠券,能获得的实际盈利忽略不计。且在光合作用店内,许多顾客只是买杯咖啡就坐一整天,却并不购买图书或其他产品,“有人气没有业绩,书店变身年轻人聚会的场所。”
尽管如此,走混业经营路线仍被业内视为未来传统实体书店转型最有效的方式。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必须要找到与图书或文化关联性较强的产品混搭销售,这种多元化才能增强顾客的黏性。
不过路金波告诉记者,目前,全球范围内,实体书店转型成功的案例不算多,其所见到的只有中国台湾诚品书店,和美国部分实体书店同时通过网络销售电子书。“诚品书店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台湾人的读书阅读率高,且其核心买书人大都是年轻人,但在中国大陆,买书的大都是老人和小孩,且国人的阅读率已降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10左右。只有中国人最基本的文化需求提高后,实体书店的命运才可能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