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的餐厅墙壁上挂着金陵十二钗的画像,打开菜单,看到的是“熙凤茄鲞”、“妙玉素斋”一类的菜名;凭身份证就餐,非“80后”恕不接待……随着餐饮文化的日渐丰富,餐厅的功能已不仅仅是“吃饭”,近年来在南京,越来越多的主题餐厅开始出现,在提供餐饮服务的同时,融入个性文化,以此吸引特定的消费人群。
今年9月底,“8号学苑南京分校”在夫子庙附近开业,这是一间以“80后”文化为主题的餐厅,分为大厅和教室两部分。在这里,大厅可以接受任何年龄段的顾客用餐,但“教室”也就是包间却只接待“80后”顾客,所有进入教室的顾客需凭身份证入场。这里有黑板、课桌椅和板报,完全是中学教室的布置。每晚5点半“开课”,课时90分钟。上课铃一响,夹着书本的“老师”步入教室,学生们必须起立问好。“上课”时,会有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们就在下面边听课边用餐,下课铃响起时,老师不会拖堂,学生也要立即结束用餐。
南京首家“唐文化”主题餐厅“大唐一品”即将在定淮门大街开业。走进这家餐厅,不仅门厅陈列着古色古香的唐鼓,墙壁上绘着丰满的唐代美人像,大厅顶上吊着层层的宫幔,连迎宾和服务员的服饰也是俏丽的唐装。
“我们考证过,“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那种袒胸露背的裙装,在唐代只有具备一定身份的女子才能穿着。民间女子打扮是以短襦长裙为主,特点是裙腰系得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该店负责人告诉记者,餐厅从外观装潢到员工着装,都尽量体现唐代文化特点,不少菜式也都是从唐代流传下的典籍中来,如“一品宫鹅”等,目前试营业期间还在反复调试,以更加适应现代人、南京人口位。餐厅定位明确,就是瞄准南京人中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中产和小资阶层。
而位于汉中路的“吴地人家红楼梦主题店”,24个包间或以红楼女儿命名,或以大观园典故为名,每一个包厢都有一段红楼故事。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餐厅很多菜式来自经典名著《红楼梦》,如书中那道著名的茄鲞,餐厅根据原文中描述的烹饪方法,再结合现代厨艺制作而成。红色灯笼椒里盛着茄丁、肉丁和香菇丁等,茄子入口绵软,带着浓浓的肉香,跟原著中的描述确有几分相似。
记者发现,由于南京与红楼文化颇有渊源,不少餐饮企业都在积极开发红楼餐饮文化。金陵饭店集团也在近期推出了35道红楼菜式,金陵饭店行政总厨孙学武说,《红楼梦》中有关饮食的内容绝大部分代表着清代前期饮食的最高水平,赋予了饮食以文化的形式和内涵,饭店也希望借此打造高雅的饮食文化。
主题餐厅有的经营红火有的昙花一现
业内专家表示,修炼内功提升品质才是经营之本
打着各类主题的餐厅,食客到底买不买账?记者探访了我市多家餐饮企业发现,因为菜品和服务不佳,一些曾经“名噪一时”的主题餐厅已经倒闭或者“奄奄一息”,而那些把文化和美食结合得较好的主题餐饮企业,则保持了长盛不衰。
江东北路的“秦朝瓦罐”餐厅开业已经5年,主打秦文化的这家店每到周末和节假日订座都很困难。企业又在奥体中心、1912等地开出4家提档升级的秦文化餐饮主题店“御秦上品”,同样家家顾客盈门。公司负责人田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对顾客的调查表明,大约4成左右的顾客是被餐厅的秦文化特色吸引来的。但吸引“回头客”就要靠菜肴的品质和服务了。
首家将红色文化主题引入南京餐饮市场的江南公社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益表示,虽然江南公社起初是以充满怀旧色彩的“公社文化”引起了无数南京食客的关注,但新颖的主题和形式只能一时吸引顾客,价格公道口味好才是保证饭店这么多年长盛不衰的秘诀。
南京餐饮商会副会长、秘书长宋佳玲认为,随着餐饮业的发展,很多餐饮企业已不再仅仅着眼菜肴本身,而是开始挖掘更丰富的餐饮文化,在环境和个性上做文章,因此才会涌现出各种特色鲜明的主题餐厅。
她表示,主题餐厅是将餐饮和某种特殊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尝试,但无论怎样标新立异,做好菜肴仍是根本。如果有的主题餐厅过分追求新、奇、特,在打造外部环境的时候忘了修炼内功,忽视了菜品、服务质量,仍然有可能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