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为中国购物中心“添薪加火” 开发商、政府?

   2011-12-22 国际商报4420

  资深零售专家丁利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中国购物中心“发烧”持续不退热,有两方面原因,开发商受巨大潜在利益驱动,而政府的助推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他说,一方面政府拨出大块地段,并给以优惠商业地价,甚至零地价,主要是寄希望开发后带来税收、增加就业,丰富当地经济生活,改变区域面貌。而地产开发商所以仍热衷于圈地建设购物中心,是因为寄希望明年下半年开始地产市场再度回潮。至少目前看来,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下,商业综合用地(商业+商务)的供给仍然宽松。

  丁利国介绍说,中国的购物中心已经逐渐演变成城市综合体,基本由3部分组成:住宅、商业(包括购物中心、餐饮娱乐等,再进一步延伸到文化旅游)和商务(包括写字楼、酒店、酒店式公寓等载体).

  综合体开发中,住宅、写字楼部分可以现房销售,而商业培育期较长,且商业地产的年回报率不会超过6%。这样,地产开发商们以购物中心、奥特莱斯、旅游文化等名义圈地,要求政府在规划面积内允许建设一定的住宅、写字楼和酒店项目,出售后换回部分投资,而商业部分只要保本即可,然后坐等地价升值。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分析指出,房地产商由于住宅市场受到打压,更多地转向商业地产,集中拿地,盲目乱上,发展商业综合体或购物中心;而政府则支持这种形象工程,鼓励做成规模、做大做洋,造成遍地开花,几百万人口的城市甚至都出现上百个购物中心和大型综合体。他认为这反映出一些地方在城市升级改造、改善市容环境方面存在的误区。实际上,参照世界城市经济发展趋势,在面临日益严峻的城市交通问题下,西方发达国家均开始以中小购物中心为主,社区型购物中心逐渐成为主流。

  那么,为何外资企业,如日本永旺集团、嘉德置地等也纷纷宣布雄心勃勃的中国购物中心发展计划?丁利国认为,这是因为人民币资产相对更安全,而投资放在本土和欧美目前均存相对风险;另一方面,中国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市场,消费增长速度也最快,外资商业加快在华发展已然成为其题中应有之意。如果其现金流充足,自然考虑更多地投放中国市场。至少在他们看来,在中国进行中长期投资,先把商业建设起来,便可坐等地产不断升值。

  他指出,各国商业零售企业战略不尽一致:亚洲开发商更偏好投资商业地产,欧美企业更谨慎。欧美零售巨头中,除了特易购、宜家等开始在华自建物业外,沃尔玛、家乐福等几乎从不考虑。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442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